登录/
注册
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明外科医学家。
陈实功幼年体弱,少年时师从当时著名文学家、医学家李沧溟开始习医。陈实功兴趣广泛,对古代文化、哲学、理学等均有涉猎,对医学典籍颇有研究,且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与自己在行医实践紧密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临床的理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师李沧溟“医之别内外也,治外较难于治内。何者?内之症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的观点,并根据病者的实际病况,采取内治或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外科手术治疗上,尤为突出。陈实功主张“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外部手术与内服相结合,如对息肉摘除,气管的缝合等。
陈实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尊重同道,提携后辈,对病人一视同仁,对看不起病的穷患不收医资,还捐送药物,甚至为病逝者捐棺木。他还热心于修路,为百姓造福,在南通市段家坝南边的一座木结构的名为涧桥的桥,经陈实功出资改造为石桥,他一生共捐修了五座桥。
陈实功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系统总结了自唐朝以来历代外科中有效治疗经验,科学性强,被后人誉为中医外科学中“列证最详,论治最精”之专著。清代徐大椿赞之曰:“………所以凡有学外科者,……则令先阅此书,以为入门之地。”此外陈实功还著有《医家五戒十要》,是成文较早的医德著作,被美国《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全文收录。
《外科正宗》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疗疮、流注、病、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别类,进行了系统的记述,反映了明以前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成就。他自己创用多种外科手术法与外科器械,如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等,陈实功对癌肿一病也有深刻的认识,将其分为乳岩(乳腺癌)、翻花疮(皮肤癌)、茧唇(唇癌)、颈疮(淋巴癌)、鼻咽以及内脏等类型,他把癌肿命名为失荣症,并指出忧郁、心所愿不志以及不良刺激等因素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肿瘤只有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有治愈的一线希望。
火毒引发痈疽。陈实功认为“水能生万法,火能克万物,故百病由火而生。火既生,七情六欲皆随应而入之,既入之后,百病发蔫。发于内者,为风劳、蛊膈、痰喘、内伤;发于外者,成痈疽,发背,对口疗疮”,即火毒引发痈疽,并对痈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病后调理、饮食宜忌乃至病人卧室卫生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在治疗上他采用内外治法并用,同时注重调理脾胃与气血。如其曰:“如大疮溃后,气血两虚,脾胃并弱,必制八仙糕,早晚随食数饼以接补真元、培助根本再熬参术膏”等。用托、补法进行内治“凡疮溃脓之后,五脏亏损,气血大虚,外形虽似有余,毒气自解,死肉自溃,新肉自生,饮自进,疮口自敛”。常用托法有托里清中、托里温中、托里排脓、托里生肌、托里解表等方法。常用补法有补中益气、补脾益胃、补气养血等。对于疮疡已溃成脓者,他认为开门逐贼是很有必要的,一般都是采用针刀法或拔罐法除脓,有时还会清除烂肉,这些方法至今在临床上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实功参照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总结出的下颏骨脱白的治疗整复手术方法,与现代医学一致,目前临床仍然在采用。
陈实功对外科病症的诊治兼顾内外,较重外治,强调“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见解独到,对中医的外科发展有很积极的意义。
名方名医/黄胜主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9 ISBN 978-7-5372-5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