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代医家 >  陈士铎

陈士铎

  • 基本信息
    陈士铎(17世纪)(生卒年不详,卒年八十岁),字敬之,号远公,又号莲公,又名朱子华,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初期著名的医学家。
    人物名
    陈士铎
    出生日期
    17世纪
    别名
    擅长
    主要成就
    陈士铎有很深的医学理论造诣,他的颠倒学说和六脏七腑学说对临床辨证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学发展的意义很大。
    其他作品
    《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
  • 人物生平

    陈士铎(17世纪)(生卒年不详,卒年八十岁),字敬之,号远公,又号莲公,又名朱子华,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初期著名的医学家。

      

      陈士铎生活在一个世代业医的家庭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幼年兼习儒业,读过经、史、子、集,后因屡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乃潜心业医。在清代康熙丁卯(1687年),陈士铎旅游于北京,遇一身怀高超医术的人,与其共同探讨医术近半年之久,使他的医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他特别擅长医治疑难杂症,每每取得奇效,又从不因药讨酬,行医济世,医德高尚,深受敬仰。

  • 主要成就

    陈士铎著有《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外经微言》。另外,还有《脏腑精鉴》、《内经素向尚论》、《灵枢新编》、《六气新编》、《伤寒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济世新方》等,均佚。

      

      陈士铎在医学理论方面,善于继承,并勇于创新;重视临证辨证;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药。

      

      提出“阴阳颠倒”说。他认为阴阳本为一体,所以逆顺可以转化。关于阴阳颠倒,他解释说:“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逆顺。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颠倒之术也。世人皆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并用五行来说明事物生克顺逆的关系,他说:“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面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用于临证辨证则如《石室秘录·论五行》中说:“五行火木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肾,人尽知之也。然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人未必尽知之也。何以见生中有克?肾生肝也,肾之中有火存焉,肾水干枯,肾不能生肝木矣,火无水制,则肾火沸腾,肝木必致受焚烧之祸,非生中有克乎。治法当急补其肾中之水,水足而火息,肾不克木,而反生木矣。……以上五者,言生中有克,实有至理,非漫然立论。倘肾中无水,用六味地黄丸汤,大剂与之。肝中无水,用四物汤。心中无水,用天王补心丸。心包无水,用归脾汤。脾胃无水,用六君、四君。肺经无水,用生脉散。举一而类推之可也。…此五行之妙理,实医道之精微。颠倒神奇至此,实有至理存乎其中,用之却有效。莫惊言过创辟可喜,而难见施行也。”陈士铎以阴阳颜倒、五行生克的理论通论脏腑的生克关系,辨析证情,用药精准,因而他特别善治杂证、怪病,对外科、内科疾病均非常精于辨证。

      

      提出六脏七腑说。提出了“六脏七腑”的学说。陈士铎在《黄帝内经》脏象理论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脏一腑。他认为胞胎为人体第六脏,且“胞胎系妇人所有,然男子未尝无胞胎之脉。其脉上系于心,下连于肾,此脉乃通上通下,为心肾接续之关。人无此脉,则水火不能相济,下病则玉门不关,上病则怔忡不宁矣。若妇人上病,与男子同,下病则不能受妊。是生生之机属阴而藏于阳,实另为一脏也。”将包络视为人体第七腑:“包络为脾胃之母,土非火不生,五脏六腑之气,咸仰于心君,心火无为,必藉包络有为,往来宣布,胃气能入脾气能出,各脏腑之气始能变化也。"他常常将这一理论用于临证辨证中,如《洞天奥旨·脏毒痔漏疮》中说:“痔疮生谷道肛门之边,乃五脏七腑受湿热之毒而生者也。故疮亦甚多,形亦不一。”总之,六脏七腑说的提出丰富了《内经》藏象理论,将胞胎和包络的重要性突出出来。

      

      进一步完善重视命门学说。他认为:“肾中之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也。……十二经非命门不生,正不可以生克而拘视之也。故心得命门而神明应物也,肝得命门而谋虑也,胆得命门而决断也,胃得命门而受纳也,脾得命门而转输也,肺得命门而治节也,大肠得命门而传导也,小肠得命门而布化也,肾得命门而作强也,三焦得命门而决渎也,膀胱得命门而蓄泄也。是十二经为主之官,而命门为十二官之主,有此主则十二官治,无此主则十二官亡矣。”陈氏认为命门为十二经之主,有此火,六脏七腑十二经脉方有生化之机。故命门之火,宜补而不宜泻。宜于水中以补火,尤其宜于火中以补水,使火生于水,而还藏于水。不能用寒凉之药,以免造成命门火徽,无法生养十二经。最常用的药物是附子、人参和肉桂等。

      

      陈士铎重视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认为,情绪刺激、气机逆乱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治疗这类疾病时要疏肝解郁,理气涤痰,不能急功近利。

      

      综上,可以看出陈士铎有很深的医学理论造诣,他的颠倒学说和六脏七腑学说对临床辨证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学发展的意义很大。

  • 内容来源

    名方名医/黄胜主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9 ISBN 978-7-5372-5769-5

  • 基本信息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