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程敬通
程曦在《仙方遗迹·序》中有过一个解释:某天,敬通先生诊一病人,持脉毕,迳问:“君殆非人耶?”其人撂下一句“先生正通”俄而不见。一时四座皆惊,“正通”之名由是传矣。此说迷信色彩浓厚,实不可取,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其诊断水平之高明,是明清时代新安学派中影响较深的名医,享有“医仙”美誉。
敬通先生熟谙经旨,精通脉理,医案简练,寥寥数语,则能道出病之原委;处方遣药从不过十,且丝丝入扣,直中肯綮。尤其在煎药用水,汤药服法上不仅别出心裁,且又严谨不苟。
程氏既是名儒,“以文雄两浙间”,又是名医,“四方制庐而请者,车填咽门”,“所疗奇验甚多”。故其族裔程曦在《程敬通医案·序》中云:“术妙轩岐,功侔卢扁”“吾徽竟无一人及其术者”。
《程敬通医案》原名《仙方解释》(别名《仙方遗址》),是程曦于清光绪九年(183)搜集的程敬通之遗方五十七帧,阅之殊感古奥,未易了然,遂就教其师雷少劳师长,雷氏阅后,击掌称节,大为赞赏,曰:“歉乡剑,下和玉,汝得之矣。”程曦遂与同学江倬、雷大得将其手迹逐一钩摹,并加以正文,编成高低两卷,名之曰《仙方遗址》。观其书法苍劲,似为程氏暮年之笔。笔者研读此案多年,案中可见程氏专采寡说,临症善用磊攻大补之剂。个中应用补法医案过其对折,颇能启帽先人。兹选此中补气、补肾、补评议以下。
《程敬通医案》是程敬通一生留下的57个代表医案,按一年内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经程曦、雷少逸等人详加注解而成。程教通是新安名医,享有“医仙”美誉,《程敬通医案》对于研究新安医学有重要价值;程氏深研《外台秘要》,其处方与众不同,对于研究《外台秘要》处方学也有较高价值。此书是程曦在雷少逸门下整理而成,对于了解雷少逸师门医学思想,也有重要意义《程敬通医案》适于各级中医师、中医药研究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黄山得医书
据传,程敬通当初并不是行医的,而是个穷秀才。那年科举落第后进了黄山,在幽雅清静的慈光寺做了私塾先生。他的学生多是黄山脚下的子弟。
程敬通教书之外,总喜欢独自一人在金沙岭上散步,观看四山的好风景一天清早,程敬通忽见金沙岭对面桃花峰下的深涧边,有两只白色猿猴在戏要。一只手抓紫棍站在松树下比划,一只坐在那又平又大的岩石上翻弄着什么。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个先生站着教书,一个学生坐着念书的模样,程教通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心想:天下名山才有奇景。
第二天一早,程敬通又来到金沙岭上散步。奇怪的是昨日见过的两只白猿猴又出现在桃花峰下的大岩石旁,仍然是一个站着教书、一个坐着念书的模样。程敬通看了,心中好生奇怪。过后接连三天,程敬通来岭上散步时,那对白猿猴总是出现在大岩石边,而且都是一只站着,一只坐着,就先生教书、学生念书的样子。
程通越看越觉得怪,自言自道:“莫非黄山神仙温圣?”于是下决心前去看个究竟。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程敬通站在金沙岭上看那桃花峰,似乎没有多少路。如今走起来却又是爬岩壁攀枯藤,又是下深涧越水溪,累得满头大汗。天快黑了,好不容易才来到深涧的岩石边。他四下一看,哪里还找得到那两只猿猴呢?心里正在纳闷,忽见岩石上整整齐齐地摆了两本书。他弯下身子,翻开一看,上面那本一个字也没有,下面那本密密麻麻写了字。他想,写了字的,一定是先生用的书,没有字的,当然是学生用的本子。于是他就把写了字的书带走了,没有字的那一本还留在岩石上。
回到慈光寺,已是掌灯时候了。程敬通顾不上洗脸吃饭,急忙从怀中取出那本书凑近灯光仔细一看。只见书面上“天下名山药集”六个大字如龙飞凤舞一般。细细翻看,书上记载的尽是黄山七十二峰上生长的珍贵药草,还画着药草图样,并写明了什么药能治什么病。珍贵的何首乌、龙须参、清凉的黄连、人间罕见的灵芝仙草……这书上都记载得一清二楚。程敬通看了这本仙书,非常高兴。但又想起那本没有字的放在岩石上的书准是无字天书,心里不免懊悔起来,他决定再去把天书取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程敬通历尽千辛万苦又来到桃花峰下的深涧边。可是那本无字天书再也找不到了,那对白色神猿更是不见踪迹。从此后,程敬通白天教书,晚上就苦读医书。
第二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寺内许多和尚都得了泻肚子病,程敬通的学生也病倒好几个。
这深山古刹到哪里去找医生呢?
正在大家没有办法的时候,程敬通手提药锄,身背一篓黄连、甘草等草药从外面走了进来。
原来,程敬通见许多和尚和学生病倒,心中很焦急。他想起自己得了“药书”,何不照书上讲的试一试,也许能治好病人呢。
那些病人一个个面容憔悴,骨瘦如柴,见程敬通端了药碗来,都非常感激,接过药碗一饮而尽。三服药下肚,一个个病都好了。程敬通又采来何首鸟、龙须参给病人滋补身体。那些病人都对程敬通磕头作揖,感激救命大恩。
程敬通心里明白这是《天下名山药集》的神功,从此更加用心攻读,把一本“药书”通记下来。他的医术越来越好了,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
程敬通妙手回有的医术传遍了山里山外,方圆百里的人都来找他看病。许多病人是用竹床指来的,可是服过程敬通的一两剂药后,便能走回去了。程敬通看大家进山治病不便,便采集了许多黄山药草,带到徽州府去开了药铺,替百姓治病。他用“药书”上的药方治好了许多九死一生的病人,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程敬通的名气就一天天大起来,后来成了当时徽州第一名医。
当年赠“药书”给程敬通的白猿猴,山里人都尊称之为“白猿仙”。桃花峰的“水帘洞”,传说就是“白猿仙”住过的地方。
中国历代名医传/宋月航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