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代医家 >  张仲景

张仲景

  • 基本信息
    张仲景(150~215,一说154~219),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一说为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人,东汉名医。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
    人物名
    张仲景
    出生日期
    约公元150~154年
    别名
    张机、张长沙
    擅长
    主要成就
    被后世誉为医圣,编写《伤寒杂病论》
    其他作品
    《伤寒杂病论》
  • 人物生平

    张仲景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尤其偏爱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年轻时,还曾拜同郡张伯祖门下学医。张伯祖见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来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 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医生。他的同乡何顺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顺别传》)。后来,以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自196年汉献帝开始,战乱频仍,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有2/3死于瘟疫,其中又有7/10是死于伤寒病。张仲景痛定思痛,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他先后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作"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并于建安十年(205)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经过多年的奋斗,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仲景伤寒论》),共16卷。《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这部著作在205年前后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又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这时的张仲景已是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了。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219年与世长辞,终年69岁。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

      

      河南省南阳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新中国成立后,翻修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10卷,《评病药方》1卷,《疗妇人方》2卷,《五藏论》1卷,《口齿论》1卷,可惜都早已散佚不存。


  • 主要成就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

      

      他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奇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典籍,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创中医临床医学之体。书中有许多可贵的医疗经验,例如对肺痈、黄疸、痢疾等病的辨证和治疗,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人工呼吸法也最早见于这部著作。张仲景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也被称为"医方之祖"。


  • 后世影响

    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和学说远播海外,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国等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1700余家,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

      

      坐落在豫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故事征引

      【蜂蜜治便秘】

      

      张仲景从小跟随同乡名医张伯祖学医。张伯祖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伯父,对他要求很严。张仲景聪颖博达,白天随伯父给乡亲治病,晚上在松明灯下刻苦攻读医书,医术长进很快。

      

      一天,一辆牛车,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额头烧得烫手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病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张伯祖看了后说∶"病邪已入胃肠,热盛伤津,大便干枯不下,只有用泻药才能使大便通畅。可是病人年纪大了,身子又极虚,吃强烈的泻药能受得了吗?"张伯祖沉思半晌,一时竟没了主张。

      

      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开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一五一十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并高兴地说∶"行,你快给病人治吧!"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澄澄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里,一边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黏稠的团块。待其稍冷,张仲景便把它捏成一头稍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

      

      过了一顿饭工夫,病人的肚子里发出了咕噜噜的响声,不一会儿,病人排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没过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看到学生用这样奇妙的治法为病人医好了病,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还时常兴奋地说∶"了不起,学生如此大胆创新,中医后继有人了!"张仲景使用的这种办法,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

      

      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论》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证,备受后世推崇。

      

      【神断预后】

      

      古代的神医往往通过"察颜观色"就可以决生死,知未来。这并非仅仅是一种占卜术的神机妙算,而是对人体病理的科学把握和多年临床经验的娴熟运用。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人们称为中医的"医圣"。他预言王仲宣生死的故事,可谓神奇。

      

      一次,张仲景偶遇王仲宣,那时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出头,张仲景对他说∶"你有病,到四十岁时眉毛脱落,半年后就将死亡。你从现在起服用玉石汤,可以幸免一死。"

      

      "可能吗?"王仲宣听了这样不顺耳的话,心中当然不快,虽然接受了张仲景开的药方却没有真的服药。

      

      过了三天,仲景又见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汤药吃了吗?"

      

      王仲宣回答∶"已经服过了。"

      

      仲景说∶ ""看你的神情面色好像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仲宣本不相信仲景所言,就避而不答。

      

      20年后,王仲宣果然眉毛脱落,在眉落后187天死去,果真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

      

      中医有句术语叫作"其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指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人体气血的盛衰极易表现于面部。一个人如果身体强健,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气血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面色如同生命的一面镜子,可以时刻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张仲景就是通过对王仲宣的面色观察而对他进行诊病的。

      

      【巧治病婴】

      

      一天,张仲景行医来到一座府城。只见城门口人头攒动,争相观看一张告示。他挤上前一看,原来是五十七岁的知府十世单传的一个儿子,一出娘胎就生了病。如果有人能医治好,定有重赏。张仲景思索良久,伸手把告示撕下,被公差带进了府衙。

      

      知府见撕告示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衣衫褴褛,像个叫花子,不免产生几分怀疑。但见他眉清目秀,沉稳大方,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心想既然来了不妨让他试一试,就把他让进了内室。

      

      内室已站满了府城里有名的医生,只是个个愁眉不展,望着床上的婴儿束手无策。他们上下打量张仲景,一齐露出鄙夷的神色。张仲景也不搭话,低着头仔细地观察病婴。只见他掰开婴儿的小嘴看了一下,拿起小手抚摸一会儿,沉吟片刻,轻轻地点了下头,随即吩咐家人在砖地上铺一领芦席,泼上两桶井水,把婴儿放在上边,又扯下一根头发,插进婴儿的鼻孔,轻轻地捻动着,不到半个时辰,婴儿手脚舞动起来,"哇"的一声哭了。

      

      众人哗然,个个惊叹不已,知府忙问病因,张仲景解释道∶"乃是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酒过度,故胎儿酒醉未醒。"众医生面面相觑,自愧不如,一个个溜走了。

      

      知府也算是个清正之官,尤其慕贤爱才。他问明张仲景是南阳涅阳人氏(今稂东),已经外出行医一年有余。本想款留他住上几日,见张仲景惦念家中,也只好作罢。知府又以重金相赠,张仲景坚辞不受,只求知府借匹马骑骑。知府满口应允,却给他牵来了一匹又瘦又弱的拐腿老马。

      

      张仲景毫不介意,骑着拐腿老马踏上归路,逢村过店,沿途为老百姓治好了许多疑难疾病。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家乡。

      

      当他走进家门时,一下子愣住了,他的家里完全变了样。唤过妻子问明缘由,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知府趁他骑着拐腿老马赶路之际,已派人运来木石材料,为他建造了住房和药店,购置许多药物,并在药店门楣上悬挂一幅匾额,上书五个大字∶"医圣张仲景"。


  • 内容来源

    中国历代名医传/宋月航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1

  • 基本信息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后世影响

  • 故事征引

  •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