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EPO)
用于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的贫血,艾滋病本身或因治疗引起的贫血及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贫血等。另外,为择期手术储存自体血而反复采血的患者,同时应用本品可预防贫血发生。合并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应慎用本品治疗。
(1)Hb<100g/L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建议需根据患者Hb下降程度、先前对铁剂治疗的反应、输血的风险、ESA治疗的风险和贫血合并症状,决定是否开始ESA治疗;成人CKD5期透析患者(ESRD)为避免Hb降至90g/L以下,建议Hb在90~100g/L时开始使用ESA治疗;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可以个体化使用ESA治疗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2)CKD5期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患者,建议选择静脉或皮下注射ESA。CKD非透析和CKD5期的腹透患者,建议皮下注射。
(3)根据患者Hb含量、体重和临床情况决定ESA初始治疗剂量。常规初始剂量:普通EPO50~100IU/kg,一周3次;达促红素α0.45μg/kg,一周1次或0.75μg/kg,每2周1次;甲氧基聚乙二醇促红素β为0.6μg/kg,每2周1次。
(4)初始ESA治疗目标是血红蛋白每个月增加10~20g/L,避免4周内血红蛋白增幅超过20g/L。如血红蛋白升高未达目标值,可将rhEPO每次剂量增加20IU/kg;血红蛋白升高且接近130g/L时,应将剂量降低约25%。如血红蛋白持续升高,应暂停给药直到血红蛋白开始下降,然后将剂量降低约25%后重新开始给药;如在任意2周内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超过10g/L,应将剂量降低约25%。维持治疗中,甲氧基聚乙二醇促红素β可改用每个月使用1次,用药剂量为每2周1次用量的2倍。
(5)ESRD患者治疗目标为血红蛋白>110g/L(HCT>33%),不推荐Hb>130g/L以上。
(1)药效学rhEPO为165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由重组DNA技术产生。对后期成红细胞祖细胞(CFU-E)有明显的刺激集落形成作用。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成红细胞祖细胞(BFU-E)的集落形成。本品亦可促使组织红细胞自骨髓向血中释放,进而转化为成熟红细胞。内源性EPO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少量则由造血干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其主要原因为EPO不足,故外源性的补充可矫正肾性贫血。而凡是体内EPO浓度明显增高的贫血则一般无作用。
(2)药动学第一代ESA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β两种类型,两者静脉注射后血浆药物浓度快速达到峰值,半衰期分别为(6.8±0.6)小时和(8.8±0.5)小时,药物疗效维持24~36小时;皮下注射后血浆药物浓度在12~24小时到达峰值,半衰期为19~24小时。起效时间分别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为7~10天,而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回升通常需2~6周。另外,其疗效与剂量及体内铁储存、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关,若一次给予100~150IU/kg,每周3次,2个月内作用可达高峰,停药后约2周血细胞比容开始下降。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瘙痒、皮疹、头痛、胸痛、肌痛、骨关节痛、水肿、疲乏、恶心及呕吐。有时尚可见气短或流感样症状。包括血红蛋白过度升高、一过性脑缺血或脑血管意外。
对本品或人血白蛋白或哺乳动物细胞来源的产品过敏者禁用。
(1)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病患者,一般不应使用本品。
(2)对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不宜对妊娠期妇女或有妊娠可能者注射本品,不得已时需判断治疗获益大于危险性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在rhEPO动物实验(大鼠)中报告有胎儿、新生儿的发育延缓现象。哺乳期给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有报道指出大鼠试验中药物可向乳汁扩散。故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本品,在必须使用时应禁止哺乳。
(3)本品使用过程中应同时补充铁剂,因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可出现铁相对不足,并进而影响ESA的作用。
(4)ESA治疗初始阶段,至少每个月监测Hb浓度。CKD非透析患者,ESA治疗维持阶段至少每3个月监测Hb浓度。
(5)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适当调节饮食及给药剂量。
(1)本品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尤其在血细胞比容迅速升高时。故在ESA用药的同时,应加强原有的抗高血压治疗。
(2)由于ESA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易于凝固,同时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肝素用量应相应增加。
(3)应用ESA时由于红细胞造血动用储存铁,铁的需求增加。除反复输血致铁过量者外,皆应同时补充铁剂。
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1)1ml:2000IU;(2)2ml:3000IU;(3)0.5ml:6000IU;(4)1ml:10000IU。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