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雌激素
Estrogen
雌激素是一类18碳的甾体化合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类。①天然雌激素:卵巢、肾上腺皮质和胎盘所产生的雌激素,有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其中雌二醇的活性最强,雌三醇最弱,后者是前两者的代谢产物。②雌激素合成衍生物:当前广泛用于临床的雌激素,主要是以雌二醇为母体结构的合成衍生物,例如炔雌醇(乙炔雌二醇,ethinylestradiol),由于在体内不易被代谢破坏,因而口服效价大大提高。雌二醇的酯类衍生物如戊酸雌二醇(estradiolvalerate),因能沉积于注射局部,缓慢吸收,故有长效作用。③全合成雌激素:是全合成的非甾体化合物,有雌激素作用。如己烯雌酚(最常用),是根据天然雌激素的结构特征,合成结构较简单的同型物,且口服有效,作用强,但不良反应亦多。氯烯雌醚亦属此类。
雌激素可通过皮肤、黏膜、皮下、肌肉等各种途径吸收。雌二醇口服后从胃肠道迅速吸收,但由于在肝脏中被破坏而失活,口服效价很低。微粒化雌二醇可口服,但生物利用度很低(仅2%)。炔雌醇和非甾体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在肝脏中代谢较慢,故口服有效。雌激素经酯化后在注射局部吸收缓慢,作用时间较长,在肝脏代谢后,从尿中排出。
(1)补充雌激素不足常用于治疗女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双侧卵巢切除术后、萎缩性阴道炎、外阴干燥、围绝经期综合征(如全身潮热、出汗和精神、神经症状等)。
(2)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睾丸摘除后再加用雌激素治疗,现已很少应用。
(3)预防骨质疏松用于停经早期预防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快速丢失。
(4)治疗痤疮(粉刺)在男性可用于较重的病例,在女性可选用雌、孕激素复合制剂。
(5)白细胞减少症用于恶性肿瘤经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效果。
(6)用作避孕药的一部分。
(7)产后回乳。
(1)药效学雌激素能促使细胞合成DNA、RNA和相应组织内各种不同的蛋白质。雌激素能通过减少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的释出,导致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从垂体的释放也减少,从而抑制排卵。男性LH分泌减少可使睾丸分泌睾酮降低。
(2)药动学吸收后经血流和组织液转运到靶细胞,能与甾体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特异结合。其余大量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游离部分能与组织内特异性受体蛋白在雌激素反应组织中结合,形成“活化”的复合体,后者具有多种功能。有些雌激素经阴道黏膜吸收,可与全身用药相比拟,亦即不论阴道给药还是肠道给药,药效可相同。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过肠肝循环可以再吸收,但有些合成雌激素的代谢部位尚未完全确定。经肾随尿排出。
(1)不常见或罕见,但应注意的不良反应不规则阴道流血、点滴出血、突破性出血、长期出血不止或闭经;困倦;尿频或排尿疼痛;严重或突发的头痛;行为突然失去协调,不自主性动作(舞蹈病);胸、上腹(胃)、腹股沟或腿痛,尤其是腓肠肌痛;臂或腿无力或麻木;呼吸急促,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突发失语或发音不清;视力突然改变(眼底出血或血块);血压升高;乳腺出现小肿块;精神抑郁;眼结膜或皮肤黄染,注意肝炎或胆道阻塞;皮疹;黏稠的白色凝乳状阴道分泌物(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较常发生,但常在继续用药后减少的不良反应腹部绞痛或胀气;胃纳不佳;恶心;踝及足水肿;乳房胀痛和(或)肿胀;体重增加或减少。
(1)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者禁用。
(2)已知或怀疑患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者禁用。
(3)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者禁用。
(4)过去使用雌激素时,曾伴有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史者禁用。
(5)有胆汁淤积性黄疸史者禁用。
(6)未明确诊断的阴道不规则流血者禁用。
(7)妊娠早期不要使用己烯雌酚,全身用药可能导致胎儿畸形,阴道用药也应注意。用药后所分娩女婴可发生生殖道异常。罕见病例在育龄期发生阴道癌或宫颈癌。
(8)雌激素可经乳腺进入乳汁而排出,并可抑制泌乳,哺乳期妇女禁用。
(1)注意药物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交叉过敏反应。
(2)对诊断的干扰①美替拉酮(metyrapone)试验反应减低。②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血小板凝聚力可增加。③磺溴酞钠(BSP)试验提示滞留。④用血清蛋白结合碘(PBI)测试甲状腺功能,T,的结合增加;T₃血清树脂的摄取减低,这是由于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增多。至于放射性碘[I]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并不受雌激素的影响。
(3)下列疾病患者应慎用雌激素哮喘;心功能不全;癫痫;精神抑郁;偏头痛;肾功能不全,雌激素可使水潴留加剧;糖尿病;良性乳腺疾病;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胆囊疾病或胆囊病史,尤其是胆石症;肝功能异常;血钙过高,伴有肿瘤或代谢性骨质疾病;高血压;妊娠时黄疸或黄疸史,雌激素有促使肝损害复发的危险性;急性、间歇性或复杂性肝性紫质症;肾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子宫肌瘤。
(4)长期服用雌激素者需定期检查①血压。②肝功能。③阴道脱落细胞。④每6~12个月体检1次或遵医嘱。⑤每年1次宫颈防癌刮片。
(1)与抗凝药同用时,雌激素可降低抗凝效应。必须同用时,应调整抗凝药用量。
(2)与卡马西平、苯巴比要、苯妥英钠、扑米酮、利福平等同时使用,可减低雌激素的效应。这是由于诱导了肝微粒体酶,增快了雌激素的代谢所致。
(3)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使用,大量的雌激素可增强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同时降低其应有的效应。
(4)与抗高血压药同时用,可减低抗高血压的作用。
(5)降低他莫昔芬的治疗效果。
(6)增加钙剂的吸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