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

  • 英文名

    TicareillinandClavulannatePotassium

  • 适应症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所致下列感染:①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或其他假单胞菌属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②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③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骨、关节感染;④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⑤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所致尿路感染(包括单纯性或复杂性);⑥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及脆弱拟杆菌所致盆腔感染;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脆弱拟杆菌所致腹腔感染。

  • 用法与用量

    (1)成人①全身或尿路感染,体重大于60kg者,每次3.1g(其中替卡西林3.0g,克拉维酸0.1g),每4~6小时1次,静滴;体重低于60kg者,每日剂量(按替卡西林计)200~300mg/kg,每4~6小时1次,静滴。②盆腔感染、中度感染,每日剂量(按替卡西林计)200mg/kg,分4次静滴;重症感染,每日300mg/kg,分6次静滴。


      (2)3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①体重低于60kg者,按替卡西林计,轻、中度感染每日200mg/kg,分4次静滴;重症感染每日300mg/kg,分4次静滴。②体重60kg以上者,用法与成人相同。


      (3)肾功能减退患者首剂静脉滴注3.1g,以后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给药。①内生肌酐清除率>60ml/min者,剂量无需调整。②内生肌酐清除率为30~60ml/min者,每次2g,每6小时1次。③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者,每次2g,每8小时1次。④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者,每次2g,每12小时1次。⑤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且合并肝功能损害者,每次2g,每24小时1次。⑥腹膜透析患者,每次3.1g,每12小时1次。⑦血液透析患者,每次2g,每12小时1次,血液透析后加用3.1g。


      【儿科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一日200~300mg/kg,分4次;体重>60kg者,同成人量。

  • 药理学

    (1)药效学    替卡西林抗菌谱与羧苄西林相仿,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后者强2~4倍。克拉维酸是从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分离获得的氧青霉烷化合物。本品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强大的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因而可保护不耐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之不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灭活,保持其抗菌作用。本品对葡萄球菌属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强大抑制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质粒介导性β内酰胺酶有强大抑制作用,对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所产生的染色体介导性β内酰胺酶也有快速抑酶作用;而对摩根菌属、普罗威登菌、沙雷菌属、肠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产生的染色体介导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甚差。此外,克拉维酸与大肠埃希菌PBP-2的亲和力强,可使细菌变为球形。


      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配伍,可保护后者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使替卡西林仍保持其抗菌活性并使其抗菌谱增宽。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不产或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氏摩根菌、不动杆菌属、沙雷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其他革兰阴性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脆弱拟杆菌及其他拟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等梭菌属,梭杆菌属,真杆菌属也对本品敏感。


      (2)药动学替卡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后对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30分钟内静脉滴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1g(替卡西林3g,克拉维酸0.1g)或3.2g(替卡西林3g,克拉维酸0.2g),替卡西林Cmax为330mg/L;克拉维酸在3.1g和3.2g不同剂量组中,Cmax分别为8mg/L和16mg/L。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替卡西林在脑膜有炎症时可透过血-脑屏障,但克拉维酸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血t1/2β均为1.1小时。单剂给药后6小时内,60%~70%的替卡西林和35%~45%的克拉维酸在尿中以原形排除。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5%和9%。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均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新生儿患者接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50mg/kg(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为30:1)后,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的t1/2β分别为4.4小时和1.9小时;婴儿和儿童中t1/2β为1.0小时和0.9小时。

  •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瘙痒、药物热等过敏反应;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静脉炎以及头痛等。偶见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敏性休克和癫痫等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异常可见一过性ALT、AST、LDH、肌酐、尿素氮升高以及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 禁忌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以及有β-内酰胺类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青霉素类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患者,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地抢救,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调整给药剂量。


      (3)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注射给药B。


      (4)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宜停止授乳。


      (5)不推荐本品用于小于3个月的婴儿患者。


      (6)每1g本品中含有109mg钠盐,对需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患者应予以注意。


      (7)较长疗程应用本品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2)本品可减少雌、孕激素重吸收,减低避孕药物效果。


      (3)克拉维酸可造成Coombs试验假阳性。


      (4)替卡西林在尿中浓度高,可造成尿蛋白检测的假阳性反应。

  •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1)1.6g(替卡西林1.5g,克拉维酸0.1g);(2)3.2g(替卡西林3g,克拉维酸0.2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