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大观霉素

  • 拼音

    YansuanDaguanmeisu

  • 英文名

    SpectinomycinHydrochlorid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2R-(2α,4αβ,5αβ,6β,7β,8β,9a,9aa,10αβ)]十氢-4α,7,9-三羟基-2-甲基-6,8-双甲氨基-4H-吡喃并[2,3-b][1,4]苯并二氧六环-4-酮二盐酸盐五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大观霉素(C14H24N2O7)不得少于77.9%。

  •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15°至+21°。

  • 适应症

    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所致尿道、宫颈和直肠感染的二线用药,主要适用于由产青霉素酶菌株或产染色体介导性β-内酰胺酶的青霉素耐药菌株所致感染。播散性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亦可选用本品,由于许多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在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 用法与用量

    (1)成人①用于宫颈、直肠或尿道淋病奈瑟菌感染,给予2g单剂肌内注射。②用于播散性淋病时,2g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共3日。如疑有再次感染时,可重复治疗。成人一次最大剂量4g,分左、右两侧臀部进行肌内注射。


      (2)儿童婴儿不宜使用本品。儿童体重45kg以下者,单剂肌注40mg/kg;体重45kg以上者单剂肌注2g。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主要对淋病奈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青霉素敏感菌和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通常对本品均呈敏感。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的作用,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细菌可因染色体突变而引起核糖体结构的改变,影响本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而使细菌对本品耐药;此外偶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使细菌产生一种核苷转移酶,使大观霉素钝化失活。对本品耐药的菌株往往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仍敏感。大观霉素对许多肠杆菌科细菌具有中度抗菌活性,普罗威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通常耐药。本品对沙眼衣原体无活性,对溶脲脲原体有良好作用,对梅毒螺旋体无效。


      (2)药动学    本品口服不吸收,肌注2g后的tmax为1小时,Cmax为100mg/L,剂量加倍则Cmax亦几近增加1倍。本品与血浆蛋白不结合。t1/2为1~3小时,肾功能减退者(肌酐清除率<20ml/min)可延长至10~30小时。本品主要经肾排出,一次给药后48小时内尿中以原形排出将近100%。血液透析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减低近50%。

  • 不良反应

    本品多用2g单剂治疗,故不良反应极少。个别患者偶可出现短暂眩晕、头痛、发热、寒战、失眠、恶心、呕吐或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罕见。重复用药后偶可见肝肾功能改变、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未见有耳毒性或肾毒性的报道。

  •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本品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过敏性。


      (2)儿童淋病患者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应用本品。由于本品的稀释剂中含0.945%苯甲醇,可能引起婴儿产生致命性嘴息综合征,故婴儿不宜使用。


      (3)对严重过敏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等抢救措施。


      (4)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注射给药B。

  •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以大观霉素计):2g(200万U)。

  • 鉴别

    (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007图)一致。


      (2)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512)。

  • 检查

    结晶性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0981),应符合规定。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3.8~5.6。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份,各0.75g,分别加水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临用新制。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3.5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1)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17µ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2)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80µ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3)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170µ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3.5mg的溶液。


      灵敏度溶液    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10µ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值范围0.8~8.0);以0.1mol/L三氟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6ml;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高温不分流模式检测器的参考条件: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速为每分钟2.6L,增益系数为1;低温分流模式检测器的参考条件:漂移管温度为70℃,载气流量为20psi,增益系数为100,喷雾器模式为加热,动力级别60%;其他模式的检测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进样体积20µ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的色谱图应与大观霉素标准图谱一致,大观霉素峰与杂质E峰(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9)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0。灵敏度溶液色谱图中,大观霉素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10。对照品溶液(1)~(3)色谱图中,以对照品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峰面积的对数值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3),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含杂质D(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7)和杂质E(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9)均不得过4.0%,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过1.0%,杂质总量不得过6.0%,并计算(4R)-双氢大观霉素(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6)的含量。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应为16.0%~20.0%。


      炽灼残渣    不得过1.0%(通则0841)。


      抽针试验    取本品2.0g,加苯甲醇注射液3.2ml,使成混悬液,用装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应能顺利通过,不得阻塞。


      可见异物    取本品5份,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904),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0903),每1g样品中,含10µm及10µ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µm及25µ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供无菌分装用)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大观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75EU。(供注射用)


      无菌    取本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后,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0.35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1)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0.15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2)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0.35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3)取大观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大观霉素0.70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与色谱条件见有关物质项下。


      系统适用性要求除灵敏度要求外,其他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3),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供试品中大观霉素(C14H24N2O7)的含量,并将其与有关物质检查项下测得的(4R)-双氢大观霉素的含量之和作为C14H24N2O7的含量。

  • 类别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   1.色谱图

      9787521415988-001_0379_0004.jpg

      盐酸大观霉素参考图谱

      

      2.杂质

      

      杂质A(放线菌胺)

      9787521415988-001_0452_0002.jpg

      C8H18N2O4  206.24

      

      1,3-二脱氧-1,3-双(甲氨基)-肌醇

      

      杂质B(壮观霉素酸)

      9787521415988-001_1099_0001.jpg

      C14H26N2O8  350.36

      

      (2S,3RS,5R)-3-羟基-5-甲基-2-[[(1r,2R,3S,4r,5R,6S)-2,4,6-三羟基-3,5-双(甲氨基)环己基]氧基]-四氢呋喃-3-羧酸

      

      杂质C[(4S)-双氢大观霉素]

      9787521415988-001_0379_0004.jpg

      C14H26N2O7  334.37

      

      (2R,4S,4aS,5aR,6S,7S,8R,9S,9aR,10aS)-2-甲基-6,8-双(甲氨基)十氢-2H-吡喃并[2,3-b][1,4]苯并二噁英-4,4a,7,9-四醇

      

      (4R)-双氢大观霉素(活性小组分)

      9787521415988-001_0452_0002.jpg

      C14H26N2O7     334.37

      

      (2R,4R,4aS,5aR,6S,7S,8R,9S,9aR,10aS)-2-甲基-6,8-双(甲氨基)十氢-2H-吡喃并[2,3-b][1,4]苯并二噁英-4,4a,7,9-四醇

      

      杂质D(双羟大观霉素)

      9787521415988-001_1099_0001.jpg

      C14H26N2O8    350.36

      

      (2R,3R,4S,4aS,5aR,6S,7S,8R,9S,9aR,10aS)-2-甲基-6,8-双(甲氨基)十氢-2H-吡喃并[2,3-b][1,4]苯并二噁英-3,4,4a,7,9-五醇

      

      杂质E(N-去甲基大观霉素)

      9787521415988-001_0379_0004.jpg

      C13H22N2O7    318.32

      

      (2R,4aR,5aR,6S,7R,8R,9S,9aR,10aS)-6-氨基-4a,7,9-三羟基-2-甲基-8-(甲氨基)十氢-4H-吡喃并[2,3-b]  [1,4]苯并二噁英-4-酮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大观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