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环磷酰胺
Huanlinxian`an
Cyclophosphamide
本品为P-[N,N-双(β-氯乙基)]-1-氧-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一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C7H15Cl2N2O2P应为98.0%~102.0%。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失去结晶水即液化。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水或丙酮中溶解。
熔点取本品,不经干燥,依法测定(通则0612),熔点为48.5~52℃。
本品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成人①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mg/m²,一周1次,2~4周为一疗程。②口服一日按体重2~3mg/kg。
【儿科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①诱导治疗:一日10~20mg/kg,或一日150~400mg/m²,用1~5天。联合用药单剂可用一日0.6~1g/m²。
②维持治疗:50~150mg/m²,一周2次。大剂量;一日250~1800mg/m²,每3~4周用1~4日。
【儿科注意事项】(1)可引起严重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2)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用水化碱化尿液及美司钠注射液来预防。
(1)药效学 本品为氮芥的衍生物,其作用与氮芥类似,但抗瘤谱比氮芥广,毒性亦比氮芥小,亦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本品在体外无抗瘤活性,在体内经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活化后方具有烷化活力。首先是其环N原子邻近的C被氧化,生成4-羟基环磷酰胺,继而开环生成为醛磷酰胺,4-羟基环磷酰胺与醛磷酰胺两者维持动态平衡,经可溶性酶分别氧化成4-酮基环磷酰胺和羧基磷酰胺,后两者无细胞毒作用,是从尿中排泄的失活性产物,约占本品用量的80%。未经氧化的醛磷酰胺可自发生成丙烯醛和磷酰胺氮芥,磷酰胺氮芥是本品的活性代谢物,具有烷化活性和细胞毒作用。4-羟基环磷酰胺和醛磷酰胺不具有烷化活性,是一种转运型化合物,将高度极性的磷酰胺氮芥转运到细胞内和血液循环中,磷酰胺氮芥和DNA形成交叉连接,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繁殖。
(2)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完全,血药浓度1小时后达高峰,生物利用度为74%~97%。吸收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在肿瘤组织中浓度较正常组织高,脏器中以肝脏浓度较高。本品能少量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20%。本品本身不与清蛋白结合,其代谢物约50%与血浆蛋白结合。静脉注射后血浆半衰期为4~6.5小时。50%~70%在48小时内通过肾脏排泄,其中68%为代谢物,32%为原形。
(1)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毒性,白细胞往往在给药后10~14日最低,多在第21日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比其他烷化剂少见;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2)本品的代谢产物可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大量补充液体可避免。本品也可致膀胱纤维化。
(3)当大剂量本品(按体重50mg/kg)与大量液体同时给予时,可产生水中毒,同时给予呋塞米有预防作用。
(4)常规剂量本品不产生心脏毒性,但当高剂量时可产生心肌坏死,偶有发生肺纤维化。
(5)本品可引起生殖系统毒性,如停经或精子缺乏,妊娠初期用药可致畸胎。
(6)长期给予环磷酰胺可产生继发性肿瘤。
(7)本品可产生中等至严重的免疫抑制。
(8)用于白血病或淋巴瘤治疗时,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
(9)少见发热、过敏、皮肤及指甲色素沉着、黏膜溃疡、ALT升高、荨麻疹、口咽部感觉异常或视物模糊。
凡有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本品可在乳汁中排出,在开始用本品治疗时必须中止哺乳。
(2)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使血中假胆碱酯酶减少,血及尿中尿酸水平增加。
(3)下列情况慎用:骨髓抑制、有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肾功能损害、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泌尿道结石史、以前曾接受过化疗或放射治疗。
(4)用药期间须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肝功能(血清胆红素、ALT)及血清尿酸水平。
(1)本品可增加血清尿酸水平,与抗痛风药如别嘌醇、秋水仙碱、丙磺舒等同用,应调整抗痛风药的剂量,使能控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别嘌醇可增加本品的骨髓毒性,如必须同用,应密切观察其毒性作用。
(2)与大剂量巴比妥或皮质激素同用,可增加急性毒性。
(3)与多柔比星同用时,可增加心脏毒性。
(4)本品可抑制胆碱酯酶而延缓可卡因的代谢,因此可延长可卡因的作用并增加毒性。
(5)本品可降低血中假胆碱酯酶的浓度,因此加强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使呼吸暂停延长。
环磷酰胺片:50mg。
注射用环磷酰胺:(1)100mg;(2)200mg。
(1)取本品约0.1g与无水碳酸钠1g,置坩埚中混匀,加热熔融后,放冷,加水2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与磷酸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18图)一致。
酸度 取本品0.20g,加水10ml使溶解,立即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6.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0.20g,加水1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供注射用)
氯化物 取本品0.40g,依法检查(通则0801),立即观察,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8%)。
磷酸盐 取本品0.10g,加水100ml使溶解,加钼酸铵溶液(取钼酸铵2.5g,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另取水50ml,加硫酸28ml,摇匀,放冷,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摇匀,加水稀释至100ml)4ml,加酸性氯化亚锡溶液(临用前,取酸性氯化亚锡试液1ml,加2mol/L盐酸溶液10ml,摇匀)0.1ml,摇匀,放置10分钟,如显色,与取标准磷酸盐溶液(取磷酸二氢钾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磷酸5μg的溶液)2ml,加水98ml,同法操作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0.01%)。
有关物质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加乙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乙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胶G薄层板,用丁酮-水-丙酮-无水甲酸(80∶12∶4∶2)为展开剂。
测定法 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在暖气流下晾干后,置110℃加热10分钟。取另一展开缸,在底部放一小烧杯,加等体积的5%高锰酸钾溶液与盐酸,将加热后的薄层板趁热放入此展开缸中,盖上盖子,在氯气中放置2分钟,取出。将薄层板置冷气流下,除去多余的氯气,直至在点样处的下方,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取碘化钾0.75g,加水100ml使溶解,加热至沸,边搅拌边加入已加可溶性淀粉0.5g的水35ml,煮沸2分钟)1滴后,薄层板仅显极浅的蓝色(避免薄层板过长时间地置于冷气流下)。喷以碘化钾淀粉溶液,放置5分钟后,立即检视。
限度 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除原点外),其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应为6.0%~7.0%。
重金属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无菌 取本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后,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环磷酰胺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6∶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5nm;进样体积为2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理论板数按环磷酰胺峰计算不低于20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抗肿瘤药。
遮光,密封(供口服用)或严封(供注射用),在30℃以下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