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替尼泊苷

替尼泊苷

  • 英文名

    Teniposide

  •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膀胱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

  •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1)单药治疗一次50~100mg,一日1次,每个疗程总剂量为300mg,在3~5日内给予,每3~4周待骨髓恢复后可重复1个疗程。


      (2)联合用药本品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当与其他骨髓抑制药物联合使用时应适当降低本品剂量。


      (3)老年及骨髓功能欠佳、多次化疗患者酌情减量。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为依托泊苷的衍生物,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通过阻止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起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Ⅱ,导致DNA双链或单链破坏,使细胞不能通过S期,停于晚S期或早G₂期。与依托泊苷有交叉耐药。


      (2)药动学    经肌内注射或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主要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骨髓内的浓度最高,肾、肝、肺、脾、心及胃、肠次之,肌肉及脑组织最低。在静脉注射2小时后,本品在各组织的浓度迅速下降,而在骨髓的浓度下降较慢。本品进入体内后>99%与蛋白结合,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低于同时测定的血药浓度。血浆消失呈三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t1/2α)、消除相半衰期(t1/2β)和终末相半衰期(t1/2γ)分别为56分钟、4.45小时和20.3小时。本品可通过血-脑屏障,虽然在脑脊液中很难测出,但在脑组织中可测出。在体内的代谢较为活跃,主要代谢在肝内进行,但其代谢物尚不明确。经肾脏及胆道排泄,少量经粪便排泄,在排出物中,原形药占1/3。给药后24小时内的排出量约占给药总量的50%,其中42.2%经尿排出,6.3%经粪便排出。在肾脏的清除率仅占总清除率的10%左右。

  •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为剂量限制毒性,用药7~14日后常见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但通常是轻度和中度的。


      (3)脱发也较常见。


      (4)低血压快速输注时会发生一过性的低血压。


      (5)过敏反应可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寒战,发热,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血压,潮红,出汗,水肿,高血压和荨麻疹。


      (6)其他口腔炎,头痛和精神障碍罕见。

  • 禁忌

    (1)本品及聚乙基代蓖麻油过敏者禁用。


      (2)严重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者禁用。


      (3)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肠道外给药D。

  • 注意事项

    (1)对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肿瘤已侵犯骨髓的患者使用该药要谨慎。因有低血压的报道,在输注本药的开始30~60分钟内仔细观察,监测主要的体征。


      (2)患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对骨髓抑制性的化疗药物特别敏感,对这些患者应减少用量。

  • 药物相互作用

    (1)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以增加本品的清除率,导致本品在体内作用的时间缩短,故对抗惊厥治疗的患者可增加本品的用量。


      (2)已经观察到甲苯磺丁脲、水杨酸钠和磺胺甲噻二唑在体外可以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本品。

  • 制剂与规格

    替尼泊苷注射液:5ml:50m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替尼泊苷
替尼泊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