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痹胶囊
TongbiJiaonang
制马钱子、白花蛇、蜈蚣、全蝎、地龙、僵蚕、乌梢蛇、麻黄、桂枝、附子、制川乌、桃仁、红花、没药(制)、延胡索(制)、穿山甲(制)、王不留行、丹皮、阴行草、大黄、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羌活、独活、苍术(炒)、防风、天麻、慧苡仁、路路通、木瓜、伸筋草、人参、黄芪、白术(炒)、砂仁、当归、香附(酒制)、广木香、枳壳、朱砂。
以上四十一味,除制马钱子、附子(黑顺片)、制川乌和朱砂外,其余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制马钱子、附子(黑顺片)、制川乌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味腥,微苦。
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散寒止痛,调补气血。用于寒湿闭阻,瘀血阻络,气血两虚所致痹病,症见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痹病 因寒湿闭阻,瘀血阻络所致,关节冷痛或肿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得热减轻,得寒加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另有用于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
口服。一次1粒,一日2~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文献报道,服用本品引起心悸,伴唇舌麻木。
1.孕妇禁用。
2.本品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癫痫、破伤风、甲亢病人禁用。
1.热痹者不宜使用。
2.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本品不可过量,久服;如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全蝎)。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石细胞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橙红色或棕色物(鸡血藤)。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单细胞非腺毛形似纤维,多碎断,基部膨大似石细胞,木化(制马钱子)。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僵蚕)。
(2)取本品内容物1.5g,研细,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3g,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涤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8)(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理论板数按士的宁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马钱子碱对照品10mg、士的宁对照品14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马钱子碱20μg,士的宁28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氢氧化钠试液6ml,混匀使湿润,放置30分钟,精密加三氯甲烷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分取三氯甲烷液,用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吸取续滤液3ml,置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制马钱子以士的宁(C21H22N2O2)计,应为0.28~0.50mg;以马钱子碱(C23H26N2O4)计,不得少于0.18mg。
每粒装0.31g。
密封。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7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