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独活寄生合剂
DuhuoJishengHeji
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桂枝、细辛、川牛膝、杜仲(盐炙)、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党参、茯苓、甘草。
以上十五味,秦艽、白芍和盐杜仲,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桑寄生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与上述浓缩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至约760ml,放冷,加入乙醇240ml和上述挥发油,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本品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苦。
养血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闭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1.痹病 多因气血不足,肝肾两亏,风寒湿闭阻而致。症见腰膝酸软而痛,关节屈伸不利,入夜尤甚,或痹痛游走不定,或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2.腰痛 系寒湿所致腰部酸冷而痛,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则痛加剧,头晕耳鸣,四肢乏力,怕冷喜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
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有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脸部潮热,头晕,恶心呕吐,咽喉部水肿,心跳加快,呼吸抑制,伴四肢麻木,两腿发软毒性反应。
孕妇禁用。
热痹者慎用。
(1)取本品50ml,浓缩至约25ml,放冷,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水溶液备用;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蛇床子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带状,以石油醚(30~60°C)-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5∶15∶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2)取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分别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与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带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3)取〔鉴别〕(1)项下的备用水溶液,加在聚酰胺柱(80~100目,5g,内径为1.5cm)上,用水洗至洗脱液无色,收集洗脱液,浓缩至约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带状,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8∶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4)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带状,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4(通则0601)。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81)。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 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0.30mg。
每瓶装(1)20ml(2)100ml
密封,置阴凉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7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