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碳酸钙
Tansuangai
Calcium Carbonate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3不得少于98.5%。
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①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钙的补充;②肾功能衰竭时纠正低钙、高磷血症;③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骨炎、高磷血症、磷酸滞留时本品可用作磷酸盐结合剂。④缓解胃酸过多而造成的反酸、烧心等症状,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口服 成人。
(1)用于补钙 一日 1.5~3.0g,分次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对维生素 D缺乏引起的低钙,应同时服用维生素 D3。
(2)用于制酸 一次0.5~1g,一日3~4次,餐后1小时服用及睡前服用可增加作用持续时间,维持中和胃酸效应达3小时以上。
(3)用于高磷血症 一日1.5 g,最高一日可用至17g,或与氢氧化铝合用。
【儿科用法与用量】 混悬液口服 2~5岁(12~21.9kg),一次5 ml,一日3次;6~11岁(22~43.9 kg),一次 10ml,一日3次。
【儿科注意事项】(1)高钙血症禁用。(2)混悬液含碳酸钙 80 mg/ml,长期应用会导致高钙血症,应定期检测血钙浓度,连续服用不宜超过14日。
(1)药效学 本药为抗酸药、补钙药,补钙作用本品参与骨骼的形成与骨折后骨组织的再建以及肌肉收缩、神经传递、凝血机制并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等。抗酸作用较碳酸氢钠强而持久,碳酸钙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氯化钙。中和胃酸作用较快,较强而持久(约3小时)。可中和或缓冲胃酸,作用缓和而持久,但对胃酸分泌无直接抑制作用,并可提高胃液pH值而消除胃酸对壁细胞分泌的反馈抑制。对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能亢进,骨病患者的高磷血症,本药可结合食物中的吸盐以减轻机体磷酸盐负荷。因碳酸钙较氢氧化铝能更有效的结合磷酸盐,且不会发生铝中毒,故近年来主张在应用低钙含量透析液基础上,选用本品用作磷酸盐结合剂,同时防止并发高钙血症。
(2)药动学 口服后约 40%可在肠道吸收。吸收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妊娠与哺乳期钙吸收率增高。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钙可分泌入汗液、胆汁、唾液、乳汁、尿、粪等。血浆中约45%钙与蛋白结合,正常人血清钙浓度维持稳定,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 D参与调节血钙含量稳定。钙主要(70%~80%)自粪便排出,部分20%~30%)自尿排泄。碳酸钙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氯化钙,部分经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尿中大部分钙经肾小管重吸收入血。本药口服后在碱性肠液的作用下约85%转化为不溶性钙盐,如碳酸钙、磷酸钙等,不溶性钙盐可沉淀于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使肠黏膜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产生便秘,最后不溶性钙盐自粪便排出体外。
(1)因释放二氧化碳可致腹胀和嗳气。
(2)大量口服可致高钙血症、肾结石和碱中毒,如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则称为 Milk-Alkalic(乳-碱)综合征。
(3)大量服用本药,可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
(4)偶有便秘。
(1)对本药过敏者。
(2)高钙血症。
(3)高钙尿症。
(4)洋地黄化患者。
(5)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患者。
(6)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C。
(1)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长期大剂量用药须检测血钙浓度。
(1)本药与氧化镁等有轻泻作用的抗酸药联合应用,可减少嗳气、便秘等不良反应。
(2)本药与噻嗪类利尿药联合应用,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易发生高钙血症。
(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本药会影响其他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4)本药与牛奶同时服用,偶可发生乳-碱综合征。
(5)本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
(6)大量饮用含乙醇和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大量吸烟,均会抑制钙剂的吸收。
(7)大量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抑制钙的吸收因钙与纤维素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
(8)本品与苯妥英钠及四环素类同用,二者吸收减少。
(9)维生素 D、避孕药、雌激素能增加钙的吸收。
(10)含铝的抗酸药与本品同服时,铝的吸收增多。
(11)本品与含钾药物合用时,应注意心律失常的发生。
碳酸钙片∶(1)0.2g;(2)0.3g。
碳酸钙咀嚼片∶按钙计 (1)0.125g;(2)0.5g。碳酸钙颗粒∶0.25 g(按钙计)
小儿碳酸钙 D3颗粒∶每袋含碳酸钙750mg(相当于钙 300 mg),维生素 D3100IU(2.5μg)。
碳酸钙胶囊∶(1)0.25 g;(2)0.5g。
碳酸钙D3咀嚼片∶碳酸钙1.25g(相当于钙0.5g),维生素 D3200 IH。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2)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3)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氯化物 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硫酸盐 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酸中不溶物 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通则0831)。
钡盐 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用铂丝蘸取溶液,置无色火焰中燃烧,不得显绿色。
镁盐与碱金属盐 取本品1.0g,加水20ml与稀盐酸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煮沸,滴加氨试液中和后,加过量的草酸铵试液使钙完全沉淀,置水浴上加热1小时,放冷,加水稀释成100ml,搅匀,滤过,分取滤液50ml,加硫酸0.5ml,蒸干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0%。
铁盐 取本品0.12g,加稀盐酸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法检查(通则0807),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4%)。
镉 取本品0.5g两份,精密称定,分别置50ml量瓶中,一份加8%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份加标准镉溶液[精密量取镉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镉(Cd)1µg的溶液]1.0ml,加8%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在228.8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应符合规定(0.0002%)。
汞 取本品1.0g两份,精密称定,分别置50ml量瓶中,分别加8%盐酸溶液30ml使溶解后,一份加5%高锰酸钾溶液0.5ml,摇匀,滴加5%盐酸羟胺溶液至紫色恰消失,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份加汞标准溶液[精密量取汞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汞(Hg)0.5μg的溶液]1.0ml后,自上述“加5%高锰酸钾溶液0.5ml”起,同法制备,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在253.6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应符合规定(0.00005%)。
重金属 取本品0.50g,加水5ml,混合均匀,加稀盐酸4ml,煮沸5分钟,放冷,滤过,滤器用少量水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加酚酞指示液1滴,并滴加适量的氨试液至溶液显淡红色,加稀醋酸2ml与水制成25ml,加维生素C 0.5g,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
砷盐 取本品0.50g,加盐酸6ml与水22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22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4%)。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用少量水湿润,加稀盐酸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锥形瓶中,加水25ml与氢氧化钾溶液(1→10)5ml使pH值大于12,加钙紫红素指示剂少许,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005mg的CaCO3。
密封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