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螨变应原注射液
DustMiteExtract
主要成分:螨变应原提取物。辅料:氢氧化铝、氯化钠、苯酚、注射用水。
皮下注射用混悬液。
由屋尘螨和(或)粉尘螨诱发、1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
必须根据各个患者的反应确定剂量。以下推荐剂量仅作为参考。根据患者既往史和试验反应结果,确定其敏感度。
(1)初始治疗尽可能在症状轻微时开始。
①普通敏感患者依次注射:1级浓度的0.1ml、0.2ml、0.4ml、0.8ml,2级浓度的0.1ml,0.2ml、0.4ml,0.8ml,3级浓度的0.1ml,0.2ml、0.4ml、0.6ml、0.8ml、1.0ml,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2周。
②儿童和高度墩感患者依次注射0级浓度的0.2ml、0.4ml,0.6ml、0.8ml,1级浓度的0.05ml,0.1ml,0.2ml、0.4ml,0.6ml,0.8ml,2级浓度的0.05ml、0.1ml,0.2ml、0.4ml,0.6ml、0.8ml,3级浓度的0.05ml、0.1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0.9ml、1.0ml,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2周。
为安全起见,如果初始治疗中断2~4周,继续治疗的注射量不得超过上次剂量的一半;如果初始治疗中断4周以上,必须以最低浓度(1级或0级)的最小剂量重新开始。
即使间歇期也要谨慎地增大剂量至其耐受量(即各个患者的最大剂量),不得超过,否则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是对儿童和高敏患者。虽然绝对最大剂量是3级浓度的1.0ml,但各个患者的最大剂量不同。
(2)维持治疗达到个体最大剂量后,逐渐延长注射间隔时间至4~6周,1年内给予此量作为加强剂量。
使用新包装首剂量,不得超过上次剂量的50%,随后增加剂量至个体最大剂量。根据患者的敏感度和对上次剂量的耐受程度,确定注射间隔时间。
在维持治疗期间,如果超过预定的注射时间达2周注射,继续治疗的剂量不得超过上次剂量的一半;如果超过2周以上,剂量不得超过上次剂量的5%;如果超过1年,必须重新开始治疗(见“初始治疗”项下)。
在患者很好耐受上次剂量的基础上递增剂量;如果上次剂量不能很好耐受,就用上次剂量或减量。可根据以下准则用药:①强烈局部反应:重复使用上次耐受剂量。②轻微全身反应:把上次剂量降低2~3级。③严重全身反应:以1级(或0级)浓度重新开始。
根据变态反应病程和严重程度,做出继续治疗的决定!
(3)注射方法和疗程在无菌条件下,由医生在上臂伸侧肘上一手宽处,用短套管针缓慢皮下深部注射。稍提起皮肤皱襞有助于插入皮下深部。注射后压迫注射部位5分钟。下次在另一臂注射。注射后,至少要监护患者30分钟,随后由医生做出评价。
为了改善耐受性,约0.5~1ml的剂量可分为2次,分别在两臂注射。
疗程一般3年;可能的话,在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后再治疗1年。
本品为变应原提取物,用于特异性脱敏治疗,通过剂量递增性给予引起患者变态反应的变应原,而改善患者的变态反应症状。
如果严格遵循建议的注射间隔时间,使用适当的个体递增剂量,过敏性反应是罕见的,但是应预期可能出现严重的局部和(或)全身反应。如果注射时发生不能耐受性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
个别患者注射部位会出现迟发型局部反应,可解释为免疫应答体征。
过敏性休克,可能在注射变应原后几秒至几分钟,局部反应出现之前发生。其典型的警觉症状是舌头上下、咽部特别是手心和脚底有烧灼感、痒感和热感,因而“休克治疗箱”必须随时在身旁。曾报道发生皮肤症状(如肉芽肿形成、特应性湿疹)。
以下情况禁用:呼吸道炎症、哮喘发作状态、反应器官不可逆性病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严重急性或慢性病、炎症及发热、多发性硬化病、免疫系统疾病(自体免疫病、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的免疫病、免疫缺陷等)、活动期肺结核、严重精神紊乱、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药(包括滴眼剂)或ACE抑制药、妊娠(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心血管功能不全者慎用。
肾上腺素常用于治疗过敏反应,故应注意肾上腺素禁忌证。5岁以下儿童慎用,特别是因其顺从性和合作性不如成人。如果同时接种抗病毒或抗细菌疫苗,应在最后一次脱敏注射后1周进行;接种疫苗后2周,可继续脱敏治疗,使用最后一次脱敏剂量的半量。随后根据剂量准则,每隔7~14天递增剂量。
(1)注射前,患者必须无急性病症状,特别是无哮喘症状。每次注射前,要询问并记录患者对上一次注射的耐受情况及其伴随治疗、禁忌证和医嘱隔绝变应原等病史。
(2)必要时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如最大呼气流量)。根据患者治疗期病史数据,决定下次注射剂量。
(3)每次注射前,注射瓶要摇匀,核对制剂瓶上的患者姓名、制剂组成和浓度。
(4)如果变应原组成改变,或患者用过另一种脱敏制剂(包括口服剂),必须从最低浓度重新开始治疗。
(5)注射后偶见疲乏,开车、从事机器操作或悬空作业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虽然对婴儿治疗可能无危险性,但哺乳期仍要权衡利弊,因为对哺乳妇女使用经验不足。
(6)避免血管内注射(有呼吸困难危险)。
(7)妊娠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8)5岁以下依从性好者可用。
(9)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1)如果同时使用抗变应剂(如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对症治疗,患者的耐受极限会受到影响;停用这些抗变应药后,有必要减少本品剂量,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2)过量使用脱敏制剂时,体内会释放组胺;而同时使用降压药,会增强组胺的血管扩张作用(相加作用)。
(3)脱敏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接触致敏物和引起交叉反应的变应原。
(1)螨变应原注射液:初始治疗用3种浓度,分别为5TU/ml,50TU/ml,500TU/ml;维持治疗用1种浓度:5000TU/ml。
(2)粉尘螨滴剂:每瓶2ml。粉尘螨滴剂1号:蛋白浓度1μg/ml;粉尘螨滴剂2号:蛋白浓度10μg/ml;粉尘螨滴剂3号:蛋白浓度100μg/ml;粉尘螨滴剂4号:蛋白浓度333μg/ml;粉尘螨滴剂5号:蛋白浓度1000μg/ml。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