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维生素AD软胶囊

维生素AD软胶囊

  • 拼音

    WeishengsuADRuanjiaonang

  • 英文名

    VitaminAandDSoftCapsules

  • 基本信息

    本品系取维生素A与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加鱼肝油或精炼食用植物油(在0℃左右脱去固体脂肪)溶解并调整浓度后制成。含维生素A应为标示量的90.0%~120.0%;含维生素D应为标示量的85.0%以上。标签上应注明本品含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

  •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黄色至深黄色油状液。

  • 适应症

    (1)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与治疗如角膜软化、眼干燥症、夜盲症、麻疹、皮肤角化过度、皮肤过度增生、动脉粥样硬化等。


      (2)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时或摄入不足情况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婴儿;②持续紧张状态;③感染、长期发热;④吸收综合征伴有胰腺功能不良;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脂肪吸收不良时,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减少;⑥严格控制或选择饮食,或长时间接受肠道外营养的患者,体重骤降而致营养不良患者,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

  • 用法与用量

    口服(1)预防用量男性青年及成人每日5000U(1500RE),女性青年及成人每日4000U(1200RE),妊娠期妇女4000U(1200RE),乳母每日6000U(1800RE)。


      (2)治疗用量成人维生素A缺乏,每日口服1万~2.5万U(3000~7500RE),服用1~2周;眼干燥症,每日口服2.5万~5万U(7500~15000RE),服用1~2周。


      (2)胃肠道外给药患者如有呕吐、恶心或手术前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眼损害较严重时,可给维生素A肌内注射,成人每日6万~10万U(1.8万~3万RE),连用3日,继用每日5万U(1.5万RE),共2周。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胶丸每日5000U/kg。


      肌内注射伴有干眼病及消化道吸收不良时,可肌内注射维生素A注射剂,每日2.5万~5万U(7500~15000RE),至症状体征好转。


      WHO推荐用量:对营养不良等,6个月~1岁口服维生素A10万U(单剂量);1岁以上口服20万U(单剂量)。眼干燥症,6个月~1岁首日口服10万,第2日及4周后各服10万U;1岁以上口服20万U,次日及第4周各服20万U。


      【儿科注意事项】(1)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2)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A较敏感,应谨慎使用。


      (3)制剂有胶丸、注射液等。

  • 药理学

    (1)药效学    维生素A是一种较复杂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₁(视黄醇)和A₂(3-脱氧视黄醇)。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脂肪、乳汁、蛋黄内。食物中的维生素A含量用视黄醇当量(RE)表示,1单位(U)的维生素A=0.3μg维生素A=0.3RE,凡能转化为视黄醇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有色蔬菜及黄色水果中,主要为β胡萝卜素),都称为维生素A原,人体约能吸收食物中摄入维生素A原的1/3。1μg胡萝卜素=0.167RE。维生素A具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正常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黏液分泌等生理功能。视黄醇在体内可转化为视黄酸和视黄醛。视黄醛与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是感光的物质。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在感光过程中不断分解与再生,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暗适应视觉减低,严重时产生夜盲。


      (2)药动学    维生素A口服易吸收,胆汁酸、胰脂酶、中性脂肪、维生素E及蛋白质均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正常情况下,体内维生素A<5%与血浆脂蛋白结合,大量摄入维生素A时,肝内贮存已达饱和,蛋白结合率可达65%。高脂蛋白血症时维生素A与脂蛋白结合量增高。维生素A主要贮存于肝内(约含成人2年需要量),少量贮于肾、肺。肝内维生素A动员需锌参与。维生素A自肝释出后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进入血循环。维生素A在肝内代谢,随粪便、尿液排出。哺乳期妇女有部分维生素A分泌于乳汁中。

  • 不良反应

    摄入过量维生素A,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可以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故处方前应评估饮食、保健品与合并用药中维生素A的影响。


      (1)急性中毒可发生于口服单剂量摄入维生素A(成人100万~150万U,小儿超过7.5万~30万U)6小时后,患者出现异常激动或骚动、头晕、嗜睡、复视、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特别是唇和掌),婴儿头部可出现凸起肿块,并有骚动、惊厥、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假性脑瘤表现。


      (2)慢性中毒可发生于长期服用剂量大于10倍推荐剂量人群。可表现为共济失调、脱发、高脂血症、肝毒性、骨头和肌肉疼痛、视觉障碍、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皮肤对阳光敏感性增高及其他非典型症状。停药后中毒症状多在1周内缓解,亦可持续数周,肝脏发生纤维化则不可逆。

  • 禁忌

    维生素A过多症时禁用。

  • 注意事项

    (1)妊娠期对维生素A需要量略增多,但不宜大量摄入。妊娠期妇女摄入大量维生素A时有报道可能致胎儿畸形,如小头畸形、心脏畸形、泌尿道畸形、生长迟缓、早期骨骺愈合等。维生素A能从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摄入增加时,应注意婴儿自母乳中摄取的维生素A量。妊娠动物服过量维生素A可能致胎仔中枢神经系统、脊柱、肋骨、心脏、眼及泌尿道畸形。维生素A过量摄入期间应避孕。妊娠期妇女如有维生素A摄入过量中毒,应进行有无胎儿致畸风险的咨询。


      (2)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A较敏感,应谨慎使用。


      (3)老年人长期服用维生素A,可能因视黄基醛廓清延迟而致维生素A过量。


      (4)大剂量或长期服用维生素A可能引起齿龈出血,唇干裂。


      (5)肝脏功能不全、肾衰竭、酗酒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如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时慎用维生素A。


      (6)对诊断的干扰慢性中毒时,血糖、尿素氮、血钙、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大剂量应用时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可下降;血沉增快,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7)监测维生素A主要贮存在肝脏中,血浆中的水平可能无法反映其真实浓度。


      (8)随访监测暗适应试验,眼震颤电动图,血浆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含量测定。

  • 药物相互作用

    (1)制酸药氢氧化铝可使小肠上段胆酸减少,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2)抗凝药大量维生素A(25000IU/d,30日以上)与华法林或肝素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口服避孕药可提高血浆维生素A浓度。


      (4)降胆固醇树脂如考来烯胺(colestyramine)、矿物油、新霉素、硫糖铝能干扰维生素A吸收。


      (5)与维生素E合用时,可促进维生素A吸收,增加肝内贮存量,加速利用和降低毒性,但大量维生素E服用可耗尽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


      (6)与米诺环素合用时可能导致假性脑瘤及相关不良反应。

  • 制剂与规格

    维生素AD软胶囊:(1)维生素A1500单位与维生素D500单位(2)维生素A3000单位与维生素D300单位(3)维生素A10000单位与维生素D1000单位

  • 鉴别

    (1)取本品内容物,用三氯甲烷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A10~20单位的溶液,取1ml,加25%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2ml,即显蓝色至蓝紫色,放置后,色渐消褪。


      (2)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维生素D测定法(通则0722第二法)中的供试品溶液B或收集净化用色谱柱系统中的维生素D流出液,用无氧氮气吹干,加流动相少许溶解。


      对照品溶液    取等量的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对照品,用流动相稀释制成各约相当于5~10单位的混合溶液。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维生素D2峰与维生素D3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0。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    判定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应有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维生素D2主峰或维生素D3主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 含量测定

    维生素A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照维生素A测定法(通则0721)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即得。


      维生素D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照维生素D测定法(通则0722)测定,即得。采用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对照品应与标签所注的相符。

  • 类别

    维生素类药。

  •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维生素AD软胶囊
维生素AD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