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维生素B1
WeishengsuB1
VitaminB1
本品为氯化4-甲基-3-[(2-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5-(2-羟基乙基)噻唑鎓盐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7ClN4OS·HCl不得少于99.0%。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干燥品在空气中迅即吸收约4%的水分。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吸收系数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9→1000)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12.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46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为406~436。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酒精戒断综合征、器质性遗忘综合征、妊娠相关神经炎。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乙醇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枫糖尿症,maplesyrupurinedisease),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5)无确切疗效小脑综合征、皮肤病、慢性腹泻、精神病、多发性硬化症。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女性青年及成人1~1.1mg,妊娠期妇女1.5mg,乳母1.6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①口服成人维生素B1缺乏症(轻型或重型维持量):一次5~10mg,每日3次,至症状改善。妊娠期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致神经炎:每日5~10mg。嗜酒而致维生素B1缺乏:每日40mg。②肌内注射成人重型维生素B,缺乏症:一次50~100mg,每日3次。
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症状改善后改口服。
【儿科用法与用量】小儿维生素B1缺乏症:轻型,一日10mg口服;重型,一日10~25mg肌内注射,症状改善后口服。
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日10~50mg,分次口服。
【儿科注意事项】对正常肾功能几乎无毒性。
(1)药效学 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能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摄入不足可致维生素B1缺乏,严重缺乏可致“脚气病”以及周围神经炎。
(2)药动学 胃肠道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或饮酒过多能阻止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t1/2为0.35小时。肝内代谢,经肾排泄,正常人每日吸收维生素B15~15mg。
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过量使用可以出现发绀、坐立不安、消化道出血、恶心、喉部紧缩感、乏力。注射用药时可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哮鸣、血管神经性水肿、肺水肿等个别过敏性休克,故仅重症者补充的少才采用注射用药。
(1)大剂量应用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应用维生素B1。
(3)维生素B1一般可由正常食物中摄取,较少发生单一维生素B1缺乏表现,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较宜。
(4)本品常见用法为口服和肌注,不宜静脉注射。注射时偶见过敏反应,个别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除急需补充的情况外,很少采用注射。
(5)肝肾功能不全时无须调整剂量;老年人剂量参照成人用法。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钠配伍,易引起变质。本品不宜与含鞣质的中药和食物合用。
维生素B1片:10mg。
维生素B1注射液:(1)2ml:50mg;(2)2ml:100mg。
(1)取本品约5mg,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0.5ml与正丁醇5ml,强力振摇2分钟,放置使分层,上面的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荧光即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显出。
(2)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水浴蒸干,在105℃干燥2小时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05图)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酸度 取本品0.5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2.8~3.3。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1ml,加水适量使成10ml)比较,不得更深。
硫酸盐 取本品2.0g,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硝酸盐 取本品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取1.0ml,加水4.0ml与10%氯化钠溶液0.5ml,摇匀,精密加稀靛胭脂试液[取靛胭脂试液,加等量的水稀释。临用前,量取本液1.0ml,用水稀释至50ml,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6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应为0.3~0.4]1ml,摇匀,沿管壁缓缓加硫酸5.0ml,立即缓缓振摇1分钟,放置10分钟,与标准硝酸钾溶液(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钾81.5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1ml相当于50μg的NO3)0.50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浅(0.25%)。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0.02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5.5)(9: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理论板数按维生素B1峰计算不低于2000,维生素B1峰与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限度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通则0831)。
炽灼残渣不得过0.1%(通则0841)。
铁盐 取本品1.0g,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重金属 取本品1.0g,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总氯量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水20ml溶解后,加稀醋酸2ml与溴酚蓝指示液8~10滴,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显蓝紫色。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54mg的氯(Cl)。按干燥品计算,含总氯量应为20.6%~21.2%。
取本品约0.1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微热使溶解,放冷,加醋酐30ml,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86mg的C12H17ClN4OS·HCl。
维生素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