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

  • 拼音

    FufangAnjisuanZhusheye(18AA-Ⅰ)

  • 英文名

    CompoundAminoAcidInjection(18AA-Ⅰ)

  • 基本信息

    本品为18种氨基酸与钾、钠、钙、镁等无机盐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除盐酸半胱氨酸外,含酪氨酸应为标示量的80.0%~120.0%,含其余各氨基酸均应为标示量的85.0%~115.0%,含钠(Na)应为45~55mmol/L,钾(K)应为18~22mmol/L,钙(Ca)应为2.2~2.8mmol/L,镁(Mg)应为1.3~1.7mmol/L,氯化物以氯(Cl)计应不得过60mmol/L。

  • 成分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灭菌水溶液制剂,由18种氨基酸与含钾、钠、钙、镁的无机盐复方配制而成。

  • 处方

    1709780511181693.jpg

    9787521415988-001_0452_0002.jpg

  •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 适应症

    (1)用于改善消化道摄取、吸收不足或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蛋白质营养不良,以及如消化道狭窄、梗阻、瘘、短肠综合征、消化液排泌或利用障碍,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长时间频繁剧烈呕吐或难治性腹泻、食欲缺乏或吞咽困难等。


      (2)围手术禁食期营养支持。


      (3)分解代谢旺盛疾病的营养支持,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危重感染等。


      (4)经口虽能进食,但又必须限制食物通过消化道,减少肠道负荷,有利于病情缓解,如炎性肠病、消化道大出血等。

  • 用法与用量

    一般情况下,一日输入0.1~0.2g氮/kg体重较为适宜。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为(120~150):1.0%者,每日一般500~2000ml,按每分钟40~50滴静脉滴注。12%者,每日一般250~750ml,静脉缓慢滴注。因为渗透压高,最好经中心静脉或与其他渗透压较低的溶液混合后滴注,每分钟20~30滴。一般本品直接输入静脉时,5%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5~8小时;12%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8小时以上。


    本品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患者时,应在开始使用的一周内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按体重一日30ml/kg。

  • 药理学

    氨基酸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在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合成和分解,保持动态平衡。各种氨基酸都有共同的α-氨基与羧基基团,有相似的代谢过程,脱去氨基生成氨和α-酮酸。氨生成尿素经肾排出;α-酮酸提供能量生成水及二氧化碳,也可转为糖或脂肪。当各种疾病状态导致机体外源性氨基酸摄入不足,内源性氨基酸的产生不够,难以满足体内对氨基酸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若外源能量供给充足,则此时输入的氨基酸可迅速进入组织细胞,参与蛋白质合成代谢,有利于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促进器官生理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本品可提供完全、平衡的18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用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山梨醇与氨基酸一起输入后,可改善氨基酸的代谢,提供蛋白质合成的能量,抑制氨基酸异生糖原的浪费,促使氨基酸充分利用。因此18种氨基酸山梨醇注射液比单独氨基酸注射液更为合理,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和胰岛素抵抗所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更适宜。

  • 不良反应

    本品输注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头痛、面部潮红、多汗、给药部位疼痛。同所有高渗溶液一样,从周围静脉输注时(尤其本品12%)也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高氮血症和血浆尿素氮的升高。长期大量输注可能导致胆汁淤积、黄疸。大量快速给药可引起酸中毒。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有可能会诱发疹样过敏反应(尤其哮喘患者),此时应中止给药。

  • 禁忌

    (1)严重氮质血症、肝性脑病昏迷、有向肝性脑病昏迷发展趋势、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本品可能使氨基酸不平衡,并且可能恶化或诱发肝昏迷。


      (2)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的患者禁用。由于体内氮含量和水负荷增加,本制剂可能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3)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患者禁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如发现瓶身有破裂、漏气、变色浑浊、发霉、沉淀、变质等异常现象时绝对不应使用。开瓶药液一次用完,剩余药液切勿贮存再用。


      (2)遇冷可能出现结晶,可将药液置50~60℃水浴中缓慢摇动,使结晶完全溶解并冷至37℃后再用。


      (3)本品输液时必须缓慢,尤其当加入葡萄糖注射液而呈高渗状态,并由外周静脉输注时,必须严格控制滴注速度。


      (4)本品含盐酸盐,大量输入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应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严重酸中毒患者慎用。


      (5)将氨基酸溶液与其他液体或药物混合,会增加理化性不相容和微生物污染的危险。混合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且混合物之间应是可配伍的。


      (6)本品对妊娠期妇女怀孕期安全性的评估尚不明确,故仅在治疗益处明显大于危险性时才能给药。哺乳期妇女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故哺乳期的妇女如果给药不可避免,则最好避免哺乳。


      (7)对儿童安全性评价尚未确立(没有儿科使用经验)。


      (8)由于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通常减退,有必要对这些患者予以特殊关照,如减小剂量或减慢给药速度。


      (9)密闭置暗处不超过25℃贮藏。

  • 制剂与规格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1)玻璃瓶250ml:17.5g(总氨基酸);(2)玻璃瓶500ml:35g(总氨基酸)。

  • 鉴别

    (1)取本品1ml,加水10ml,摇匀,加茚三酮约3m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中各氨基酸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中各相应氨基酸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取本品4ml,置试管中,加15%碳酸钾溶液4ml,加热至沸,滤过,取滤液4ml,加焦锑酸钾试液4ml,加热至沸,置冰水中冷却,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4)取本品2ml,加0.1%四苯硼钠溶液1ml与稀醋酸0.5ml,即生成白色沉淀。


      (5)取本品2ml,显钙盐鉴别(2)的反应(通则0301)。


      (6)取本品2ml,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 检查

    pH值应为5.0~5.4(通则0631)。


      透光率    取本品,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30nm长处测的波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5.0%。


      焦亚硫酸钠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醋酸盐缓冲液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4g、醋酸钠136.1g与冰醋酸57ml,加水溶解使成1000ml。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即得。


      亚硫酸钠对照溶液    取无水亚硫酸钠(必要时照无水亚硫酸钠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标定)0.440g,精密称定,加0.04%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4mg的溶液(相当于每1ml中含Na2S2O50.33mg,临用新制)。


      测定法    精密量取酸性品红溶液(精密称取酸性品红0.34g,加硫酸lml,加水溶解使成1000ml,7天内使用)5ml,共2份,分别置甲、乙两个50ml量瓶中,各加入醋酸盐缓冲液约40ml,甲瓶中精密加入亚硫酸钠对照溶液2ml,乙瓶中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2ml,用醋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25分钟,以醋酸盐缓冲液为空白,立即在549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限度乙瓶中溶液的吸光度应不低于甲瓶中溶液的吸光度。


      渗透压摩尔浓度    取本品,依法测定(通则0632),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为530~720mOsmol/kg。


      异常毒性    取本品,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制成含总氨基酸5%的溶液,依法检查(通则1141),按静脉注射法缓慢注射,应符合规定。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l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50EU。


      降压物质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5),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0.5ml,应符合规定。


      无菌    取本品,经薄膜过滤法处理,用pH7.0无菌蛋白豚-氯化钠缓冲液分次冲洗(每膜不少于300ml),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 含量测定

    氨基酸    取本品,用适宜的氨基酸分析仪或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测定;另取相应的氨基酸对照品,制成相应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各氨基酸的含量。


      如不能同时测定色氨酸含量时,按以下方法测定。


      色氨酸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100ml量瓶中,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1)取色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8.0µg的溶液,摇匀。


      对照品溶液(2)取酪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µg的溶液,摇匀。


      测定法    取对照品溶液(2),以280nm为测定波长(λ2),在303nm波长附近(每间隔0.2nm)选择等吸光度点波长为参比波长(λ1)。要求△A=Aλ2―Aλ1=0,再在λ2与λ1波长处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1)与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出各自的吸光度差值△A),计算。


      钠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在130℃干燥至恒重的氯化钠约1.27g,精密称定,置5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适量,用水稀释,分别制成每1ml中约含钠2.0、4.0、6.0、8.0µg的溶液,摇匀。


      测定法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589nm的波长处测定,计算。


      钾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在130℃干燥至恒重的氯化钾约1.14g,


      精密称定,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适量,用水稀释,分别制成每1ml中约含钾6.0、12.0、18.0、24.0µg的溶液,摇匀。


      测定法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766.5nm的波长处测定,计算。


      钙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50ml量瓶中,加氯化铯溶液2ml,氯化锶溶液2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碳酸钙约0.25g,精密称定,置1000ml量瓶中,加少量盐酸使溶解,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10、15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各加氯化铯溶液(取氯化铯6.35g,加水溶解成100ml)2ml,氯化锶溶液[取氯化锶(SrCl・6H2O)15.25g,加水溶解成100ml]2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422.7nm的波长处测定,计算。


      镁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氯化锶溶液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硫酸镁约1.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2、4、6、8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各加上述氯化锶溶液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285.2nm的波长处测定,计算。


      氯化物    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50ml烧杯中,加4%高锰酸钾溶液2ml与1mol/L硫酸溶液1ml,加热至近沸(即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立即冷却,将溶液移至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ml,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银电极作指示电极,硝酸钾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545mg的Cl。

  • 类别

    氨基酸类药。

  • 贮藏

    25℃以下密闭保存。不得冰冻,避免阳光直射。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