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注射用吲哚菁绿

注射用吲哚菁绿

  • 拼音

    ZhusheyongYinduoJinglü

  • 英文名

    IndocyanineGreenforInjection

  • 基本信息

    本品为吲哚菁绿的无菌冻干品,含吲哚菁绿(C43H47N2NaO6S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性状

    本品为暗绿青色疏松状固体;遇光与热易变质。

  • 适应症

    (1)用于脉络膜血管造影。


      (2)用于手术中膜组织临时性染色。

  • 用法与用量

    (1)脉络膜造影(观察脉络膜动脉图像-脉络膜动静脉图像-脉络膜静脉像-脉络膜消失像)①临用前,取本品25mg(1支),用所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3ml溶解制成溶液;②试验前,用“吲哚菁绿试敏针”于患者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10~15分钟,观察有无红晕,确无过敏反应后,再进行脉络膜造影检查;③受试眼充分散瞳;④舒适、稳定地坐在荧光造影显微镜前,固定头位,充分睁大受试眼;⑤助手(护士)快速静脉推注配制好的吲哚菁绿溶液,检查者同时观察受试者眼底并照相。


      (2)手术中膜组织临时性染色临用前,取本品25mg(1支),用所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3ml溶解制成溶液;再取上述溶液适量,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制成1mg/ml的稀溶液;取此稀溶液涂于膜组织表面,经1~3秒后用平衡盐溶液冲净,即可。操作中注意不宜接触膜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使用透明质酸钠作为隔离剂,避免膜以外组织被染色。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为诊断用药。经静脉注入体内后,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色素不沉着于皮肤,也不被其他组织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由水溶液的780nm转变成805nm,所以测血中本品的浓度不受黄疸及溶血标本影响。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药。


      由于本品在血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区,此区域的波长容易透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达到脉络膜,从而激发脉络膜组织中的吲哚菁绿染料产生荧光。利用吲哚菁绿的这一特性,眼科临床中将其用于检查脉络膜血流量、结构、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等。


      (2)药动学    本品经静脉注入体内后,立刻和血浆蛋白结合,随血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血管内,高效率、选择地被肝细胞摄取,又从肝细胞以游离形式排泄到胆汁中,经胆道入肠,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排泄快,一般正常人静脉注射20分钟后约有97%从血中排除、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进入肠管的吲哚菁绿不再吸收入血)、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他肝外脏器排泄。静脉注射后2~3分钟瞬即形成均一单元达到动态平衡,约20分钟血中浓度被肝细胞以一级速率消失,即成指数函数下降。经肘静脉注射药物,臂-脉络膜循环时间约为6~12秒。

  • 不良反应

    本制剂不完全溶解时,可能发生恶心、发烧、休克等反应。

  •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对碘剂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本品可能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所以从注射药物开始到检查结束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受试者的状况。


      (2)为防止过敏性休克,要充分问诊,对过敏性体质者慎重使用。用药前应预先备置抗休克急救药及器具。注射本品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口麻、气短、胸闷、眼结膜充血、浮肿等症状,一旦发生休克反应立即中止吲哚菁绿试验,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输液、给升压药、强心剂、肾上腺素、吸氧、人工呼吸等。


      (3)一定要用附带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吲哚菁绿,并使其完全溶解。不得使用其他溶液如氯化钠注射液等。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推注,使其完全溶解后,水平观察玻璃壁确证无残存不溶药物时,方可使用。


      (4)临用前调配注射液,已溶解的溶液不能保存再使用。如必须保存,应尽量选择阴凉处、避光且保存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5)请受试者安静状态下进行该项试验检查。


      (6)本试验对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率检查有影响,应间隔1周以上再检查。


      (7)对妊娠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吲哚菁绿:(1)10mg;(2)25mg。

  • 鉴别

    (1)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10滴,加热至约60℃,加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即显暗红褐色,放置,渐变为橙黄色。


      (2)本品炽灼灰化后,显钠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 检查

    酸度    取本品50m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0~7.0。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吲哚菁绿0.5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见吲哚菁绿有关物质项下。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5.0%)。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6.0%。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吲哚菁绿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6.0EU。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 含量测定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5支,分别加甲醇适量使吲哚菁绿溶解后,分别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适量,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吲哚菁绿2.5μg的溶液。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在784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按C43H47N2NaO6S2的吸收系数(pic_e (1).png)3120计算每支的含量,并求得5支的平均含量。

  • 类别

    诊断用药。

  • 贮藏

    遮光,密闭,在冷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注射用吲哚菁绿
注射用吲哚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