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盐酸氯胺酮

盐酸氯胺酮

  • 拼音

    YansuanLü’antong

  • 英文名

    KetamineHydrochlorid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盐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3H16ClNO·HCl不得少于99.0%。

  •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热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

  • 适应症

    ①无需肌松的短小诊断检查或手术;②小儿基础麻醉;③复合全麻的诱导,或作为局麻的辅助用药。

  • 用法与用量

    (1)全麻诱导成人按体重静脉注射1~2mg/kg。全麻维持,成人可采用连续静脉滴注,每分钟不超过1~2mg,即按体重每分钟15~30μg/kg,遇有肌肉强直或阵挛,用量不必加大,轻微者均自行消失,重症应考虑加用苯二氮草类药。


      (2)镇痛成人先按体重静脉注射0.2~0.75mg/kg,2~3分钟注完,而后每分钟按体重5~20μg/kg连续静脉滴注,也可按体重先肌内注射2~4mg/kg,而后静脉滴注。


      【儿科用法与用量】(1)静脉注射一次1~2mg/kg,缓慢。


      (2)肌内注射一次4~8mg/kg,个体间差异大。


    【儿科注意事项】过量可产生呼吸抑制,有颅内高压、癫痫、精神运动障碍的患儿禁用。

  • 药理学

    (1)药效学    ①生理功能和电生理(包括脑电图)已指出,氯胺酮区别于其他静脉麻醉药,并不是对所有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与之相反,氯胺酮对新皮质系统——皮层下结构(丘脑)有抑制作用,而对边缘系统(如海马)有兴奋作用。其产生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②镇痛机制主要是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入信号,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故镇痛效应主要与阻滞痛觉的情绪成分有关,对内脏痛的改善有限,另外,其与阿片受体结合也是产生镇痛的机制之一。③近期研究表明氯胺酮以2mg/kg静脉注射对听觉诱发电位无影响。


      (2)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首先进入脑组织,肝、肺和脂肪内的浓度也高,、重新分布”明显。按体重静脉注射1~2mg/kg,15秒后出现知觉分离,30秒后进入全麻状态,作用持续5~10分钟。按体重肌内注射5~10mg/kg,3~4分钟呈全麻状态,作用持续12~25分钟。t1/2α为2~11分钟,t1/2β为2~3小时。本品主要经肝代谢,降解转化的产物可能是全麻后不良反应的诱因。本品的降解产物90%经肾随尿排泄,其中4%为原形,5%随粪便排出。

  • 不良反应

    (1)以血压升高和脉搏增快为最常见,异常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减慢、呼吸困难以及呕吐等为少见,不能自控的肌肉收缩罕见,这些反应一般均能自行消失,但所需要的时间,个体间差异大。


      (2)苏醒中可出现浮想、噩梦、幻觉、错视、嗜睡等,这被认为是分离麻醉所致,年幼和年长者较青壮年为少。


      (3)行为心理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24小时不能胜任精细工作,包括驾车。

  • 禁忌

    (1)颅内压增高、脑出血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2)禁用于顽固且难治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病,近期内心肌梗死。

  • 注意事项

    (1)苏醒期间可有幻梦或幻觉,青壮年(15~45岁)更多,应合理地监护。


      (2)慎用于嗜酒急性中毒或慢性成瘾、心功能代偿欠佳、眼外伤眼球破裂、眼内压高、脑脊液压升高、精神失常(包括错乱和精神分裂)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升高等。


      (3)失代偿的休克患者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引起血压剧降,甚至心搏骤停。


      (4)用药监测,主要是心功能,尤其是伴有高血压或心衰史的患者。

  •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氟烷等含卤全麻药同用时,氯胺酮的半衰期延长,苏醒延迟。


      (2)与抗高血压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同用时,尤其当氯胺酮的用量偏大,静脉注射又快时,可导致血压剧降或(和)呼吸抑制。


      (3)服用甲状腺素的患者,氯胺酮有可能引起血压过高和心动过速。

  • 制剂与规格

    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2ml:0.1g;(2)10ml:0.1g;(3)20ml:0.2g。

  • 鉴别

    (1)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3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69nm与27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93图)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 检查

    酸度    取本品0.10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0~5.5。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2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2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用5%醋酸调节pH值为6.0±0.1)-乙腈(4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理论板数按氯胺酮峰计算不低于4000,氯胺酮峰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2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5%)。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40ml和醋酐10ml超声使溶解后,放冷,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7.42mg的C13H16ClNO·HCl。

  • 类别

    静脉全麻药。

  • 贮藏

    密封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盐酸氯胺酮
盐酸氯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