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拉莫三嗪

拉莫三嗪

  • 英文名

    Lamotrigine

  • 适应症

    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患者单药治疗,以及难治性癫痫的加用治疗。


    国内尚未批准双相障碍的适应证。FDA批准用于18岁以上的双相障碍,用于已接受急性期治疗的双相Ⅰ型患者的维持期治疗,可能延缓症状的复发。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①在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第1、2周一次25mg,隔日1次;第3、4周开始一次25mg,一日1次;此后每1~2周增加25~50mg,直至达到维持量一日100~150mg,分次服。②不与丙戊酸钠合用者,从一日50mg开始;2周后改为一日100mg,分次服,逐步加到维持量一日300~500mg,分次服。国内经验以100~200mg维持为妥。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单药治疗;2~12岁,第1~2周一日300μg/kg,分1~2次,第3~4周剂量增至一日600μg/kg,分1~2次,第5周后每1~2周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增加600μg/kg),至最佳疗效或最大耐受剂量,一般维持量一日1~10mg/kg,分1~2次,最大剂量可至一日15mg/kg;12~18岁,第1~2周一次25mg,一日1次,每1~2周增加剂量,渐增至最佳疗效或最大耐受剂量。一般维持量一日100~200mg,一日1次或分2次服用,最大剂量一日500mg。


      【儿科注意事项】(1)可见过敏反应,严重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


      (2)和丙戊酸钠合用,剂量应调整,一般应减半服用。

  • 药理学

    (1)药效学    拉莫三嗪为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滞药,通过减少钠内流而稳定神经细胞膜。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可以抑制谷氨酸诱发的燥发性放电;阻滞病灶的异常高频放电和神经细胞膜去极化,但不影响正常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可对抗超强电刺激引起的强直性惊厥,此作用比苯妥英钠强。


      (2)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可达98%。健康人和癫痛患者单剂量服用后,达峰时间(tmax)为0.5~5.0小时,平均1.0~3.0小时,儿童为1~6小时。体内分布广,可从乳汁中分泌,表观分布容积(Vd)为0.9~1.3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5%。在肝内进行结合代谢,生成失活代谢产物。94%通过肾脏排泄,其中10%为原形药物,2%通过粪便排泄。半衰期(t1/2)为6.4~30.4小时,平均12.6小时,若在服用丙戊酸钠基础上加服本品者,t1/2可延长至11.2~51.6小时(平均27小时)。有效血浓度范围1~1.5μg/ml。

  • 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头痛、头晕、嗜睡、失眠、眩晕、视物模糊、复视、震颤、共济失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虚弱、焦虑、抑郁、痛经、鼻炎和皮疹(出现率5%~10%)其中以头痛(29%)、头晕(19%)最为多见。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面部皮肤水肿、肢体坏死、腹胀、光敏性皮炎等。此外,还有胃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


      (3)严重的不良反应多形红斑(罕见)、Stevens-Johnson综合征(儿童出现率1%,成人为1%)、中毒性表皮坏死、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上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肝衰竭、血管性水肿(罕见)、多器官衰竭、癫痫持续状态。


      (4)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复视、头晕、恶心、呕吐等。


      (5)剂量过大时,出现严重嗜睡、头痛,甚至昏迷。

  • 禁忌

    (1)对拉莫三嗪或拉莫三嗪药品中的任一成分过敏者。


      (2)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C。

  • 注意事项

    (1)可引起严重的、致命的皮肤反应。与丙戊酸类合用,出现皮肤反应的风险增加。拉莫三嗪相关的致命的皮肤反应在用药开始后的2~8周内发生。一般在皮肤反应最初的体征出现,又未能发现其他的病因时即应停药。


      (2)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可能对乳儿有危害。


      (3)2岁至16岁的儿科患者使用本品,严重皮疹的发生率较高。


      (4)对其他抗惊厥药过敏的患者使用本品,出现非严重的皮疹的风险增加。


      (5)使用本品,自杀的风险增加。


      (6)避免突然停药,防止癫痫发作增加的可能。


      (7)肝、肾功能损害者,给药剂量应当减少,因为t1/2将明显延长。血液透析者t1/2亦可延长至58小时。


      (8)年老、体弱者剂量减半开始。


      (9)能与眼睛及全身其他色素组织结合,使眼睛和皮肤组织中毒。

  • 药物相互作用

    (1)在服用丙戊酸钠患者中加服拉莫三嗪后,两药对肝脏代谢的竞争,引起丙戊酸钠浓度降低,而拉莫三嗪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大幅延长,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2)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扑米酮合用,拉莫三嗪的代谢加快,血浓度降低。

  • 制剂与规格

    拉莫三嗪片:(1)25mg;(2)50mg;(3)100mg。


    拉莫三嗪分散片:(1)25mg;(2)50m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拉莫三嗪
拉莫三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