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托吡酯
Topiramate
①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婴儿痉挛症的患者,尤其是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②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口服(1)抗癫痫成人从一日25mg开始,每周加药1次,每次增加25mg,直至症状控制为止。维持量一日100~200mg。
(2)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一日15~25mg,睡前服,以后酌情逐增剂量,可达一日100~200mg,分次服用。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0.5~1mg/kg开始,每周增加一日0.5~1mg/kg,持续量为一日4~8mg/kg,分2次服用。
【儿科注意事项】可引起共济失调、注意力受损、意识模糊、头晕、疲劳、感觉异常、嗜睡和思维异常。
(1)药效学 可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主要影响失活态通道),从而减少Na+内流;也可在GABAA受体处增加GABA的抑制作用;并可限制AMPA受体的激活;此外,本品还是一种弱的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大脑皮质癫痫样放电持续时间和动作电位数量减少。动物实验中,亦可抑制各类癫痫模型(大鼠的强直、失神发作,小鼠听觉强直发作,大鼠杏仁核点燃发作和外伤癫痫以及其他动物由戊四氮诱导)的抽搐发作等。
(2)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F)近100%。达峰时间(tmax)为2小时。单次口服100mg、200mg和400mg时,峰浓度(Cmax)分别为(4.68±0.85)μg/ml、(8.18±1.23)μg/ml和(16.41±1.74)pg/ml,血药浓度高低与剂量呈线性相关。血浆蛋白结合率仅为9%~17%。约有一半药物在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原形药物约占80%。正常肾功能者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1.0L/kg,半衰期(t1/2)为19~25小时。恒量多次服药,4~8日达稳态浓度(Css)。肝、肾功能不良者,清除减慢,肾功能损伤者,恒量多次服药,10~15日后,仍未达到Css。儿童的t1/2较成年人短。有效血浓度为9~12mg/L。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0%,其中以中轻度较多,常常在迅速加药过程中出现,但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月。按照症状的频度,依次为头晕、疲乏、体重下降、复视、眼球震颤、嗜睡、精神异常、思维紊乱、找词困难、共济失调、食欲缺乏、注意力不集中等。国内报告约10%的儿童出现少汗或无汗。头痛亦相当常见。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味觉改变、恶心、腹泻、头痛、紧张、认知与操作能力削弱、记忆损害、感觉异常、嗜睡、视力异常。
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体温升高、高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肝衰竭、肾结石、近视、青光眼、抑郁、心境不稳、自杀意念。
(1)对托吡酯及本制剂中的任一成分过敏者。
(2)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C。
(1)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可能对乳儿有危害。
(2)本品在2岁以下的儿科患者中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尚未建立。
(3)肝功能损害,托吡酯的清除下降,慎用。
(4)中度或重度肾损害,出现药物中毒的风险增加,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5)有酸中毒易患因素(如肾病、严重呼吸疾患、癫痫持续状态、腹泻、手术等)者,使用本品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风险增加。
(6)与丙戊酸合用时,先天性代谢异常患者出现高氨血症的风险增加。
(7)使用本品可引起急性近视和继发性青光眼,一旦出现,应停药。
(8)可引起高热少汗,在儿科患者中风险增加。
(9)可增加自杀的风险。
(10)为避免癫痫发作,不宜突然停药。
(1)避免与乙酰唑胺等其他碳酸酐酶抑制药合用。
(2)与丙戊酸合用,出现高氨血症的风险增加。
(3)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可降低本品的血浓度50%。本品可降低雌激素的血浓度,可影响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
托吡酯片:(1)25mg;(2)100mg。
托吡酯胶囊:(1)15mg;(2)25m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