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

  • 拼音

    Liuwei Dihuang Wan

  • 处方

    熟地黄120g      酒萸肉60g

      

      牡丹皮45g        山药60g

      

      茯苓45g        泽泻45g

  • 制法

    以上六味,牡丹皮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药渣与酒萸肉20g、熟地黄、茯苓、泽泻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山药与剩余酒萸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稠膏和牡丹皮挥发性成分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或亮黑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

  •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 临床应用

    1.肾阴虚证  因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或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食物,而致肾阴亏损,症见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燥咽干。

      

      2.眩晕  因先天肾阴不充,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精耗,以致脑髓空虚,而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耳鸣;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3.耳鸣  因年老肾中精气不足,房事不节,以致肾阴亏耗,耳窍失养,而见耳鸣,眩晕,腰膝酸软;神经性耳聋见上述证候者。

      

      4.潮热  因素体阴虚,或病久伤阴,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盛,水不制火,而见午后潮热,骨蒸劳热,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口燥咽干,腰膝酸软。

      

      5.盗汗  因烦劳过度,邪热伤阴,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内藏而外泄,症见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五心烦热,颧红,口渴咽干。

      

      6.遗精  因恣情纵欲,房事劳伤,或禀赋不足,或手淫过度,肾精不藏所致。症见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功能障碍见上述证候者。

      

      7.消渴  因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劳欲过度,阴虚燥热所致。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浑浊如膏脂,形体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还有治疗复发性口疮、支气管哮嘴、氯氮平所致遗尿、围绝经期综合征、减轻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延缓老年痴呆症的报道。

  •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 禁忌

    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

    1.体实及阳虚者慎服。

      

      2.感冒者慎用。

      

      3.本品脾虚、气滞、食少纳呆者慎服。

      

      4.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酒萸肉)。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山药)。

      

      (2)取本品10g,研细,加水100ml,温热使充分溶散,加热至沸,放冷,用脱脂棉滤过,取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必要时离心),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熟地黄对照药材4g,加水60ml,煎煮30分钟,放冷,用脱脂棉滤过,取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甲苯-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本品3g,研细,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正丁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用氨溶液(1→10)20ml洗涤,弃去氨液,正丁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莫诺苷对照品、马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5g,研细,加水30ml,温热使充分溶散,放冷,滤过,药渣用水30ml洗涤,用30%盐酸溶液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1g,加30%盐酸溶液5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9∶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己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2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药材溶液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取本品10g,研细,加水100ml,温热使充分溶散,加热至沸,放冷,用脱脂棉滤过,滤液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3次,每次50ml(必要时离心),合并石油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泽泻对照药材2g,加水50ml,煎煮30分钟,放冷,用脱脂棉滤过,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莫诺苷和马钱苷检测波长为240nm,丹皮酚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莫诺苷、马钱苷峰计算均应不低于4000。

    9787521415988-001_0379_0004.jpg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莫诺苷对照品、马钱苷对照品和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中含莫诺苷与马钱苷各40μg、含丹皮酚9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酒萸肉以莫诺苷(C17H26O11)和马钱苷(C17H26O10)的总量计,〔规格(1)〕不得少于0.37mg,〔规格(2)〕不得少于0.99mg;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规格(1)〕不得少于0.32mg,〔规格(2)〕不得少于0.85mg。

  • 规格

    (1)每8丸重1.44g(每8丸相当于饮片3g)

      

      (2)每3丸相当于饮片3g

  • 贮藏

    密封。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7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405-3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