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皮肤病血毒丸

皮肤病血毒丸

  • 拼音

    Pifubing Xuedu Wan

  • 成分

    金银花、连翘、忍冬藤、苦地丁、天葵子、土贝母、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黄柏、赤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地黄、牡丹皮、白茅根、紫草、紫荆皮、赤芍、益母草、茜草、川芎(酒炙)、桃仁、红花、蛇蜕(酒炙)、防风、蝉蜕、牛劳子(炒)、苍耳子(炒)、浮萍、荆芥穗(炭)、苦杏仁(去皮炒)、桔梗、白芷、皂角刺、大黄(酒炒)、甘草。

  •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活血散瘀。用于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的瘾疹、湿疮、粉刺、酒髓鼻、疖肿,症见皮肤风团、丘疹、皮肤红赤、肿痛、瘙痒、大便干燥。

  • 临床应用

    1.瘾疹  因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症见皮肤灼热刺痒,遇热加重,搔后即起红色风团,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荨麻疹见上述证候者。

      

      2.湿疮  因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症见皮损初起潮红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常伴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湿疹见上述证候者。

      

      3.粉刺  因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症见毛囊性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皮损多发于面、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布区。常伴有颜面潮红、瘙痒、食多、口臭、喜冷饮;痤疮见上述证候者。

      

      4.酒髓鼻  因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症见红斑、丘疹、脓疱、甚至形成鼻赘,好发于鼻、颊、额、颏部。常伴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

      

      5.疖肿  因血热风盛、湿毒瘀结所致。症见与毛囊一致的圆锥状炎性小结节、周围色红肿硬、触痛明显。热毒较盛者可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大便干;皮肤浅表化脓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另有用于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报道。

  •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0粒,一日2次。

  •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 禁忌

    孕妇禁用。

  • 注意事项

    1.风寒证或肺脾气虚证荨麻疹不宜使用。

      

      2.月经期或哺乳期慎用。

      

      3.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酒。

  • 规格

    每100粒重18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405-3

皮肤病血毒丸
皮肤病血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