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阿利沙坦酯片
Alishatanzhi Pian
Allisartan Isoproxil Tablets
本品含阿利沙坦酯(C27H29ClN6O5)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对大多数患者,通常起始和维持剂量为每天一次240mg,继续增加剂量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治疗4周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食物会降低本品的吸收,建议不与食物同时服用。
(1)药效学 阿利沙坦酯为血管紧张素Ⅱ的I型受体(AT1)拮抗剂,它经大量存在于胃肠道的酯酶代谢产生与氯沙坦钾经肝脏代谢产生相同的活性代谢产物E3174。E3174能与AT1正受体选择性结合,阻断任何来源或任何途径合成的血管紧张素Ⅱ所产生的相应的生理作用。E3174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的功能,也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激肽酶Ⅱ)。因此,不会出现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
(2)药动学 阿利沙坦酯口服吸收较好,经酯酶水解迅速生成活性代谢产物E3174。E3174的达峰时间为1.5~2.5小时,半衰期约为10小时。在60~240mg剂量范围内,Cmax与药物剂量的比例关系成立;AUClast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次口服本品60mg、120mg和240mg的E3174AUClast分别为1.33、2.62和4.43(h·mg)/L;单次口服氯沙坦钾100mg,经肝脏代谢生成的E3174的AUClast为4.76(h·mg)/L;单次口服阿利沙坦酯240mg和氯沙坦钾100mg经肝脏代谢生成的E3174的AUCIN相似。每日一次口服240mg时,活性代谢产物在血浆中无明显蓄积。食物会降低本品的吸收,Cmax降低了38.4%,AUClast降低了35.5%。本品活性代谢产物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9.7%。其在人体中的表观分布容积可达766L。在大鼠体内进行的研究显示活性代谢产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在大鼠体内迅速发生酯水解,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在大鼠尿样中仅检测到活性代谢产物E3174,在粪样中主要为原形和E3174。在人血浆和尿液中也未检测到原形药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表观清除率为44L/h,肾清除率为1.4L/h。大鼠灌胃给药后,主要以活性代谢产物形式从粪便中排泄;原形和活性代谢产物在0~12小时粪样中累积排泄率为56.9%,尿中累积排泄率为0.25%,胆汁中活性代谢产物累积排泄率为7.42%。
本品不良反应一般轻微且短暂,多数可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缓解。
(1)常见头晕和头痛。
(2)少见高脂血症、乏力和胃部不适等。
(3)偶见肝功能或肾功能指标异常,发生比率<1%。
(1)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妊娠中末期及哺乳期间禁用。
(3)哺乳期妇女用药∶应该从本品对母体获益程度及治疗的必要性综合考虑是停止哺乳还是停止使用本品。
(1)低钠和(或)血容量不足患者∶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缺钠和(或)血容量不足患者(如∶使用强利尿剂治疗),服用本品初期,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因而,在使用本品之前,应先纠正低钠和(或)血容量不足。
(2)肾动脉狭窄∶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单侧功能肾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例,使用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药物其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
(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本品的剂量调整和安全性信息尚未建立。
(4)与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的情况∶对于肾功能依赖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患者(如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可引起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以及(罕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或)死亡。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无效,因此本品不推荐用于该类患者。
(6)高钾血症∶使用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品,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尤其对于肾功能不良和(或)心衰及糖尿病患者。
(7)对驾驶员和操作机器的影响∶与其他抗高血压药一样,服药患者在驾驶、操纵机器时应小心。
(8)儿童用药∶本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18岁以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相关研究。
(9)老年用药∶临床研究未证实老年人对该药的反应与年轻人不同。因此,老年患者无需因年龄而调整剂量。如患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心功能减退,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可酌情减量。
(10)其他∶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一样,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或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患者,过度降压可以引起心肌梗死或卒中。
(1)锂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可逆性的血锂升高和毒性反应,因此锂剂和本品合用须慎重。如需合用,则合用期间应监测血锂水平。
(2)与其他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及其作用的药物一样,本品与引起血钾升高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钾利尿药、钾离子补充、含钾的盐替代品、环孢菌素A或其他药物如肝素钠)合用,可致血钾升高,建议监测血钾水平。
(3)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包括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可能降低利尿剂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品的抗高血压作用可能会被NSAIDs包括COX-2抑制剂削弱。
(4)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的疗效,使用本品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麻黄的制剂。
(5)依据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同类药物氯沙坦钾的临床研究结果,推测本品与氟康唑、西米替汀、利福平、苯巴比妥、氢氯噻嗪、地高辛、华法林等不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但缺乏相应的研究数据。
(1)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利沙坦酯50mg),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1ml,加1mol/L盐酸溶液1ml,即生成白色沉淀。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取本品细粉适量,加甲醇使阿利沙坦酯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利沙坦酯6μ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5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9片(80mg规格),置200ml量瓶中,加水30ml崩解后,加甲醇150ml,或取本品5片(240mg规格),置500ml量瓶中,加水75ml超声使崩解,加甲醇375ml,超声30分钟使阿利沙坦酯溶解,放冷,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约5分钟(12 0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适量,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利沙坦酯0.36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杂质 I 对照品、杂质 II 对照品和杂质 Ⅲ 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杂质Ⅰ0.72μg、杂质 II 1.08μg和杂质 Ⅲ 0.72μg的混合溶液。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阿利沙坦酯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杂质 I 峰、杂质 II 峰与杂质 Ⅲ 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杂质 II 不得过标示量的0.3%,杂质 I 和杂质 Ⅲ 分别不得过标示量的0.2%;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1%);杂质总量不得过1.0%。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色谱峰忽略不计。
溶出度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
溶出条件 以磷酸盐缓冲液(取0.1mol/L盐酸溶液750ml和0.2mol/L磷酸钠溶液250ml,混匀,必要时用2mol/L盐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0.0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样。
供试品溶液 取溶出液10ml,滤过,立即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溶出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利沙坦酯13.3μ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阿利沙坦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使溶解,用溶出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利沙坦酯13.3μg的溶液。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5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 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残留溶剂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测定,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1)。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有关物质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阿利沙坦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72μ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阿利沙坦酯含量测定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抗高血压药。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