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亚叶酸钙
Yayesuangai
CalciumFolinate
本品为N-[4-[(2-氨基-5-甲酰基-1,4,5,6,7,8-六氢-4-氧代-6-蝶啶基)甲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钙盐五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C20H21CaN7O7应为95.0%~102.0%。
本品为类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无臭。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主要用作叶酸拮抗药(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药。本品临床常用于预防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当口服叶酸疗效不佳时,也用于口炎性腹泻、营养不良、妊娠期或婴儿期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但对维生素B12 缺乏性贫血并不适用。近年应用亚叶酸钙作为结肠-直肠癌的辅助治疗,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可延长存活期。
(1)口服 ①作为一般剂量甲氨蝶呤的“解救”疗法,本品剂量最好根据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测定进行调整。一般采用的剂量为5~15mg,每6~8 小时1次,连续2日,直至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在5×10-8 mol/L以下。②作为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药,一日剂量5~15mg,视中毒情况而定。③用于巨幼细胞贫血,每日口服1mg。如每日口服量需在25 mg以上,宜改用肌内注射,因为口服吸收饱和剂量为每日25mg。
(2)肌内注射 ①作为中至大剂量甲氨蝶呤的“解救"疗法,本品剂量最好根据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调整。一般采用剂量按体表面积为9~15mg/m²,自甲氨蝶呤停药开始,每6~8小时1次,持续2日,直至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在5×10-8mol/L以下。②作为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药,每次剂量为肌内注射9~15 mg,视中毒情况而定。③用于巨幼细胞贫血,每日肌内注射1mg。
(3)静脉注射 作为结肠-直肠癌的辅助治疗,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本品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200mg/m²,注射时间不短于3分钟;接着用氟尿嘧啶按体表面积300~400 mg/m²,静脉注射,一日1次,连续5日为一个疗程,根据毒性反应,每隔4~5周可重复一次。小儿剂量可酌情参照成人用量。
(1)药效学 本品是叶酸还原型的甲酰化衍生物,系叶酸在体内的活化形式。甲氨蝶呤等叶酸拮抗药的作用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而精抗叶酸向四氢叶酸盐转化。本品可直接提供叶酸在体内的活化形式,具有“解救”过量的叶酸拮抗物在体内的毒性反应,有利于胸腺嘧啶核苷酸、DNA、RNA 以至蛋白质合成。本品可限制甲氨蝶呤对正常细胞的损害程度,通过相互间竞争作用,并能逆转甲氨蝶呤对骨髓和胃肠黏膜的毒性反应,但对已存在的甲氨蝶呤神经毒性则无影响。
(2)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易于吸收,(1.72士0.8)小时后,血清还原叶酸达峰值;肌内注射血清达峰时间为(0.71士0.09)小时。血清还原叶酸半衰期(t1/2),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口服后为3.5~6.2小时。无论何种途径进入体内,药物作用持续3~6小时。经肝和肠黏膜作用后本品代谢为5-甲基四氢叶酸,口服后代谢较肌内注射快而充分。80%~90%经肾排出,5%~8%随粪便排泄。
很少见,偶见皮疹、荨麻疹或哮喘等过敏反应。
(1)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本品应谨慎用于甲氨蝶呤的“解救”治疗:酸性尿(pH<7)、腹水、失水、胃肠道梗阻、胸腔渗液或肾功能障碍。有上述情况时,甲氨蝶呤毒性反应较显著,且不易从体内排出。而如病情急需者,本品剂量要加大。
(2)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而用本品“解救”者应进行下列各种实验室监测:①治疗前检测肌酐清除率。②甲氨蝶呤大剂量应用后每12~24小时测定血浆或血清甲氨蝶呤浓度,以调整本品剂量和应用时间;当甲氨蝶呤浓度低于5×10-8mol/L时,可以停止实验室监测。③甲氨蝶呤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4小时测定血清肌酐,用药后24小时肌酐大于治疗前50%,提示有严重肾毒性,要慎重处理。④甲氨蝶呤用药前和用药后每6小时应监测尿液酸度,要求尿液pH保持在7以上,应常规用碳酸氢钠和水化治疗;注射当天及注射后2日,每日补液量应达3000ml/m²,以防肾功能不全。⑤本品不宜与甲氨蝶呤同时应用,以免影响后者抗叶酸作用;宜在大剂量甲氨蝶呤应用后24~48小时再启用本品,剂量应达到使本品的血药浓度等于或大于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
(3)本品可同时与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应用以预防后者引起的继发性巨幼细胞贫血。
(4)本品不宜单独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否则反而加重神经系统损害。
(5)本品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及热接触。
本品较大剂量与巴比妥类、扑米酮或苯妥英钠同用,可影响后者的抗癫痫作用。
亚叶酸钙片:(1)5mg;(2)10mg;(3)15 mg; (4)25 mg。
亚叶酸钙胶囊:(1)15mg;(2)25mg。
亚叶酸钙注射液:(1)1ml:3mg;(2)1ml:5mg;(3)1ml:100mg。
注射用亚叶酸钙:(1)3mg;(2)5mg;(3)25mg;(4)30 mg; (5)50 mg; (6)100mg; (7)200mg; (8)300mg。
亚叶酸钙氯化钠注射液:100ml:0.2g。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8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光谱集737)或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若不一致,将对照品与供试品分别用水溶解(水尽量少),滴加丙酮使产生足量沉淀,放置15分钟,离心,用少量丙酮洗涤沉淀两次,干燥,用残渣绘制红外光吸收谱图,应符合规定(通则0402)。
(4)本品的水溶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酸碱度 取本品1.25g,加水5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6.8~8.0。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含0.1%四丁基氢氧化铵的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8.0ml和磷酸氢二钠2.2g,加水溶解使成780ml,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 7.8)-甲醇(78∶22)为流动相;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理论板数按亚叶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2.5%)。
残留溶剂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水5ml使溶解,密封。
对照品溶液 取甲醇与乙醇适量,精密称定,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甲醇0.12mg与乙醇0.4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
色谱条件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柱温为5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30分钟。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限度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甲醇不得过0.3%,含乙醇不得过1.0%。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16.0%。
重金属 取本品0.40g,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亚叶酸钙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见有关物质项下。进样体积1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解毒药、抗贫血药。
遮光,严封,在阴凉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