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医典 >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来源:全科临床诊疗常规/吴浩,吴永浩,屠志涛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8
  • 基本信息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期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
    别名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全身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多发群体
    主要病因
    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 定义和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期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

  • 诊断要点

    (一)病史


      有摄入不洁饮食史。


      (二)临床表现


      1.胃肠型 食物中毒潜伏期短,餐后数小时发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全身、酸软及发热等,一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稀水样便或黏液便,有臭味,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


      2.神经型 食物中毒发病较缓,多于餐后几十小时至数日发病。胃肠道症状轻,另有头晕、头痛、无力眩晕、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张目困难、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及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三)实验室检查


      对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怀疑肉毒杆菌感染进行厌氧菌培养,重症患者可进行血培养,也可采用血清学检测、血常规、便常规。

  • 鉴别诊断

    1.食用发芽马铃薯、苍耳子、苦杏仁、河豚鱼或毒蕈等中毒者,潜伏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发热,以多次呕吐为主,神经症状较明显,病死率较高。


      2.霍乱及副霍乱为无痛性泻吐,大便呈米泔水样,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细菌培养找到霍乱弧菌可确定诊断。


      3.急性菌痢常有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大便镜检或细菌培养可确诊。


      4.诺如病毒感染:发病常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可通过便培养确诊。

  • 治疗与用药

    1.对症治疗 轻者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糖盐水。对重症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及时纠正低血压、休克、水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高热者物理降温,吐泻腹痛剧烈者暂禁食,山莨菪碱肌内注射。


      2.应用抗菌药 物推测或检出致病菌,选用相应抗菌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依替米星及庆大霉素等。


      3.神经型食物中毒 立即洗胃、导泻、灌肠;安静卧床,注意保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及时纠正呼吸、循环衰竭。


      4.不能马上首先应用止泻药物 如洛哌丁胺(易蒙停)等。因为呕吐与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表现,它可排出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黏液脓血便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 健康管理

    1、加强病从口入的意识,平时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炒菜之前要洗净,避免食用不熟的饮食,不吃剩饭菜,不吃过期食物,不吃腐败的蔬菜、水果。


      2.在外饮食时更要注意卫生,不去不正规的餐饮企业或者路边摊进食食物。


  • 基本信息

  • 定义和分类

  • 诊断要点

  • 鉴别诊断

  • 治疗与用药

  •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