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医典 >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来源:全科医生诊疗与处方手册/戴德银,田卫卫,张德云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2(2021.2重印)ISBN 978-7-122-33333-9
  • 基本信息
    接触性皮炎是接触外界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外界接触史,多为急性经过,但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者也可呈慢性经过,湿疹常常病因不明,以内因为主,急性发作,趋于慢性,易复发。致病因素(诱发物质)有纺织品、皮革、塑料、化工原料、药物、杀虫剂、化妆品、清洁洗涤剂、金属、首饰等,以及某些动物、植物及其他。皮肤斑贴试验可诊断接触性皮炎,并寻找致敏物质。
    别名
    常见症状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多发群体
    主要病因
  • 定义和分类

    接触性皮炎是接触外界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外界接触史,多为急性经过,但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者也可呈慢性经过,湿疹常常病因不明,以内因为主,急性发作,趋于慢性,易复发。致病因素(诱发物质)有纺织品、皮革、塑料、化工原料、药物、杀虫剂、化妆品、清洁洗涤剂、金属、首饰等,以及某些动物、植物及其他。皮肤斑贴试验可诊断接触性皮炎,并寻找致敏物质。

  •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急性症状    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如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可发于身体任何皮肤,严重者可泛发全身。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甚至坏死。局部瘙痒或灼热。

      

      2.亚急性症状    红肿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麋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以及鳞屑,瘙痒和病情逐渐好转。遇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

      

      3.慢性症状    局部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或苔藓样斑,色素异常和麟眉等,瘙痒剧烈,影响睡眠。饮酒、捅抓、热水烫洗等可加重皮损。再次接触病因或受不良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

  • 防治措施与用药

    1.积极寻找病因,避免接触过敏源和刺激物,避免过度或过勤洗浴。

      

      2.可口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口服皮质激素,合并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外用药治疗应分阶段进行:①急性期治疗以溶液、洗剂、霜剂为主;②亚急性期治疗以霜剂、油剂和糊剂为主;③慢性期治疗以油膏为主。以下药物可供临床对症选用时参考。

      

      哈西奈德涂膜    适用于接触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牛皮癣)等。外用,涂于患处,2~3次d。

      

      复方卤米松霜    用于接触性皮炎、湿掺等。外用于患处,2次/d,并轻轻揉擦。

      

      复方吲哚美辛酊    用于接触性皮性、湿疹等。将药液滴于患处,以手指涂搽按摩2min,或以棉球浸取药液涂于患处,并稍加按摩即可。

      

      此外,对接触性皮炎、湿疹有效的药物尚有曲安奈德霜、复方曲安奈德霜、氢化可的松霜、益肤融胺(净肤灵、益肤净)、氯倍他索(水剂、冷霜剂、油膏)等均可选用。

  • 基本信息

  • 定义和分类

  •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 防治措施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