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疗美容 >  电子脂肪抽吸术

电子脂肪抽吸术

  • 基本信息
    电子脂肪抽吸术是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过多的皮下脂肪破坏裂解,并采用负压吸引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吸出体外,以达到躯体塑形的一种脂肪抽吸方法。
    英文名称
    其他名
    科室
    医疗美容科
    适应人群
    操作方式
    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过多的皮下脂肪破坏裂解,并采用负压吸引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吸出体外
    特点
  • 概述

    电子脂肪抽吸术是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过多的皮下脂肪破坏裂解,并采用负压吸引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吸出体外,以达到躯体塑形的一种脂肪抽吸方法。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1.注射期    将针式电极从相对隐蔽处刺入皮下脂肪组织深层,距离皮肤表面约1cm。启动输液泵,灌注麻醉混合液;或采用注射套针手动注射麻醉混合液。


      2.放电期    根据局部情况,选择不同的程序,关闭脉冲。在抽吸区域边缘用穿刺针头穿透皮肤,双极电极针一般为三处,使之成为一等腰三角形,以利用电极针改变抽吸方向;单极电极针一处即可。经穿刺孔插入电极针,置入深层脂肪组织(尽可能靠近腹壁深筋膜)开启释放脉冲,轻柔地往复移动电极,移动速度低于负压吸引脂肪抽吸。运行阻力较大时,应减慢移动速度,以增加高频电场对局部的作用时间,但电极针不能较长时间停止于某一区域,以免造成对局部组织的过度损伤。由于抽吸的混合液体黏滞度较低,较低的负压即可将之吸出。若抽吸导管内的抽吸物移动较慢或停止移动,应开启真空泵,增加吸引的负压值,直至管内的抽吸物移动通畅,再关闭真空泵。由深至浅逐层抽吸,应保留0.5-lcm浅层脂肪组织。电极针过于接近皮肤组织时可导致烧灼样疼痛,应注意避免。抽吸时应注意抽吸管内脂肪混合液的颜色、数量。一般来说,电子脂肪抽吸术的出血量较少,若出血较多时,应该改变抽吸方向。


      3.抽吸塑形期    将大部分皮下脂肪组织抽吸后,采用掐持实验判断各个区域皮下脂肪的厚度,抽平厚度不均的区域,并抽吸残留的脂肪液,接近皮肤时应关闭脉冲,行常规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术,肋缘、脐周、腹股沟附近区域,最好采用单纯负压吸引。最终形成平坦均匀的皮肤脂肪层。


      4.术后处理    挤压残存的麻醉混合液及脂肪液,穿刺孔无需缝合,覆盖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第1天更换敷料,继续加压包扎。术后7天穿戴弹力衣,应穿戴3个月以上。

  • 注意事项

    (1)靠近心脏的区域及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用电子脂肪抽吸术。


      (2)手术中电针切勿带电进出皮肤,以免烧伤皮肤。


      (3)注意最炼胸式呼吸,以免术后限制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不能完全代偿而引起呼吸窘迫。

  • 临床效果评价

    电子脂肺抽吸术较为安全可靠,手术后效束较为满意,其优点①选择性破标游的组织保留了纤维组织隔;②烧灼了毛细血管,减少了出血量;③减轻了术者的劳动强度;④需采用肿胀技术,减少了利多卡因的用量。但是电子脂肪抽吸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基础研究尚少,还需进行科学、严谨、长期、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 内容来源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孙家明,王晓军主编,一北京:龙门书局,2018.6 (协和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从书/赵玉沛,王国斌总主编)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ISBN 978-7-5088-5332-1

  • 基本信息

  • 概述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 注意事项

  • 临床效果评价

  •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