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苏州市中医医院
苏州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6年,六十多年以来,医院坚持“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铸名院”的发展战略,以中医为主,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现已成为一所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同时,苏州市中医医院作为吴门医派的主阵地、主力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共建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共建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临床实践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药物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苏州中医药博物馆设于本院。
医院座落于沧浪新城石湖之畔,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258张。近年来,医院年诊疗人次近170万,年出院病人3万余人次。目前,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开设临床及医技科室44个,其中,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4个,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5个,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8个;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个;苏州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医院拥有博导8名、硕导3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8名,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江苏省名中医23名,二级正高专家7名,此外还拥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等一大批人才。
医院始终秉承“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和“仁爱、精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充分发挥医院作为吴门医派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做好吴门医派的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力争把我院建设成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全国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国家重点专科:骨伤科、脾胃病(消化)科、妇(产)科,省级重点专科:肺病科、肛肠科、肿瘤内科,市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肾病科、泌尿外科、风湿科、内分泌科、脑病科、血液科。
苏州市中医医院前身为苏州市中医诊所,于1952年6月经苏州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批准成立,由当时苏州市中医界知名人士曹鸣高、奚凤霖、葛云彬、黄一峰等启动筹建,1953年1月5日正式开诊,曹鸣高任所长,奚凤霖任副所长。同年,曹鸣高调任南京,由黄一峰任所长。1956年11月,在苏州市中医诊所的基础上筹备成立苏州市中医医院,黄一峰任院长,陈明善任副院长。1970年1月,与当时的第四人民医院合并,更名为苏州市东风人民医院。1972年11月,复办苏州市中医医院。2011年1月1日,医院由苏州市景德路314号整体性搬迁至沧浪新城杨素路18号。新院址占地面积约60余亩,一期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核定床位778张。目前医院二期项目建设中,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8万平方米,总床位数达到1300张。
配有1.5T核磁共振、DSA、数字化X光摄片机(DR)、CT、数字胃肠机、口腔全景X光机、西门子数字胃肠X光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列电子内窥镜、血液透析仪、关节镜、C臂机、手术显微镜、日立生化分析仪、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西门子特定蛋白测定仪、GEM3000血气分析仪、希森美康尿沉渣仪、罗氏发光仪、雅培发光仪、西门子发光仪、BD流式细胞仪、梅里埃细菌鉴定仪、API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等医疗设施。
1、预约挂号
专家门诊预约:提前一至十四天通过电话(0512-12320)、上网(http://www.jssz12320.cn/)、中医院APP、中医院公众号、一卡通自助挂号机(号源放号时间:提前两周下午一点开始)
现场实时预约挂号(普通门诊):上午7:30-11:30下午:12:00-16:30
2、交通指南:
吴中西路
47路 58路 88路 315路 900路 921路
新郭路
37路 47路 88路 315路 331路 900路 921路 928路
新郭站
轨道交通3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