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语言障碍
脑是语言的重要物质基础,大脑损伤必然影响语言功能。语言功能障碍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部分,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均为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症状,可以是疾病唯一的或首发的症状,也可以是多种症状和体征的组成部分。失语症指在意识清楚情况下,由优势侧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的病变导致的后天性或获得性语言障碍,包括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构音障碍是单纯的言语障碍,是由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病变导致发音异常或构音不清的总称。
1.失语症 是大脑局灶性病变导致的后天性或者获得性语言障碍。患者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对语言交流符号的运用和认识发生障碍,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患者无感觉缺损,能听到声音或看见文字,但不能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意义,患者无口咽部肌肉瘫痪、共济失调或不自主运动,但不能清晰地说话或说出的话不能表达意思,使听者难于理解。
2.构音障碍 是单纯的言语障碍,因发音所需的神经、肌肉病变导致发音异常或构音不清。构音障碍分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痉挛性、运动过少性、运动过多性。以上类型构音障碍虽吐字不清,但听理解正常。
一、失语症的分类
1.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 由优势侧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病变引起,又称表达性失语或Broca失语。患者能够理解他人言语,能够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言语,或用词错误,或不能说出连贯的句子而呈电报式语言,能够理解书面文字,但不能读出或读错。
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 由优势侧半球颞上回后部听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病变引起,又称听感觉性失语或Wemicke失语。患者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不能对他人提问或指令做出正确反应。自己的言语尽量流利,但用词错误或零乱,缺乏逻辑,让人难以理解。
3.命名性失语 由优势侧半球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患者对语言的理解正常,自发言语和言语的复述较流利,但对物体的命名发生障碍。表现能够叙述某物的性状和用途,也能对他人称呼该物名称的对错做出正确判断,但自己不能正确说出该物名称。
4.失写症 由优势侧半球额中回后部病变引起,又称书写不能。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正常,但丧失书写的能力,或写出的内容存在词汇、语义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抄写能力保留,多合并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
5.失读症 由优势侧半球顶叶角回病变引起。患者并无失明,但不能辨识书面文字,不能理解文字意义。轻者能够朗读文字材料,但常出现语义错误;重者将口头念的文字与书写的文字匹配的能力也丧失。
6.全失语症 由额叶、颞叶同时有病变时引起。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两方面均有障碍。
7.传导性失语 指复述不能进行的失语。言语的表达和理解是可能的,为颞叶和额叶的语言中枢连接纤维损害所致。责任病灶在优势大脑半球岛叶皮质下。
二、构音障碍分类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单侧皮质延髓束病变造成对侧中枢性面瘫和舌瘫,主要表现为双唇和舌承担的辅音部分不清晰,发音和语音共鸣正常。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导致咽喉部肌肉和声带的麻痹(假性球麻痹),表现说话带鼻音、声音嘶哑和言语缓慢。由于唇、舌、齿功能受到影响,以及发音时鼻腔漏气,致使辅音发音明显不清晰。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亢进和强迫性哭笑等。
2.基底节病变 由于舌、唇肌张力增高以及声带不能完全张开,导致构音缓慢而含糊,声调低沉,发音单调,音节颤抖样融合,言语断节,口吃样重复言语。
3.小脑病变 小脑蚓部或脑干内与小脑联系的神经通路病变,导致发音和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表现为构音含糊,音节缓慢拖长,声音强弱不等甚至呈爆发样,言语不连贯,呈吟诗样或分节样。又称共济失调性构音障碍。
4.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支配发音和构音器官肌肉的脑神经核和(或)脑神经以及司呼吸肌的脊神经病变,可造成弛缓性构音障碍,共同特点为发音费力和声音强度减弱。
舌下神经病变时所有舌音不清晰,语音含糊,可伴有舌肌萎缩和舌肌纤颤。迷走神经喉返支单侧损害时表现为声音嘶哑和复音现象,双侧病变时无明显发音障碍,但可影响气道通畅而造成吸气性喘鸣。迷走神经咽支和舌咽神经损害时引起软腭麻痹,说话带鼻音并影响声音共鸣。膈神经损害时造成膈肌麻痹,使声音强度减弱,发音费力,语句变短。
5.肌肉病变 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或强直性肌病等累及发音和构音相关的肌肉时可造成构音障碍,表现类似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按原发病不同伴随其他相应的临床症状。
1.失语症 常见于脑血管病破坏皮层语言中枢。例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破坏皮层语言中枢出现运动性失语,而患者与发音有关的神经及肌肉无病变。
2.构音障碍 常见于脑血管病破坏内囊区引起偏侧面舌瘫及肢体瘫。例如∶大脑中动脉深穿支闭塞累及内囊,患者出现病灶对侧面舌瘫,导致与发音相关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而患者对于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功能无影响。
面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首先要确定是失语症还是构音障碍,其中关键是看有无听理解障碍,如患者不仅口语表达障碍,且有听理解障碍,可确定为失语症而对语言的表达及理解(听和说)均无障碍,仅在发音方面表现异常则考虑为构音障碍。
【检查方法】
正确的语言障碍检查法对准确查出不同的语言功能障碍、做出正确的分类诊断和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1.自发谈话 通过与患者交谈,注意患者谈话的语量、语调和发音,说话是否费力,是否有语法词或结构,有无实质词或错语,能否达意。根据这些特点区分患者口语为流利型或非流利型。严重的口语表达障碍限于刻板语言或强迫模仿,可具体描述。
2.听理解 要求患者执行口头指令。从简单的“闭眼”到含语法的复合多步骤词。词听辨认要求患者从几种物品、图画或身体部分中指出检查者说的词,患者因肢体瘫痪不能执行命令时,可用是/否题检查。患者对检查者说的一句话表示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
3.复述 要求患者复述检查者所说的话,从常用的词汇到低频词,从实质词到抽象词,从短语、短句到长复合句,还应包括无意义词组。注意患者能否准确复述,一字不错或不漏。
4.命名 要求患者说出检查者所指的物体、图画、身体部分或者颜色名称,包括常用名和不常用名。
5.阅读 包括朗读和对文字理解,可先朗读后解释,或朗读文字指令而后执行。
6.书写 要求患者写姓名、地址等,还应包括听写、抄写和自发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