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症状自查 >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

来源:临床症状鉴别手册/姜玉珍,朱孝民,王秀丽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7
  • 基本信息
    声音嘶哑简称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声带增厚、僵硬程度增加以及关闭相声门裂隙增大所致。因病变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粗糙声、气息声、耳语声甚至完全失声。
    英文名称
    常见症状
    声音变粗,音调变低,甚至失声等
    发病部位
    喉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检查项目
    喉镜检查、X线检查、气体动力学检查
    主要病因
    喉部本身病变、支配声带的运动神经受损、癔症性声嘶
  • 定义

    声音嘶哑简称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声带增厚、僵硬程度增加以及关闭相声门裂隙增大所致。因病变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粗糙声、气息声、耳语声甚至完全失声。

  • 发生机制

    声音嘶哑症状的出现,无论是由于喉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都提示声带组织形态或运动功能存在异常。正常发声时,由于环杓后肌及甲杓肌等喉内肌肉的收缩,使双侧声带内收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来自肺部的气流由声门下方向上冲击声带,使其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频率密切相关,声带薄、短而紧张者,振动频率高,声调高,声带厚而松弛者,振动频率低,声调低;声音的强度与声带振幅的大小和呼出气流的强弱有关,而声带本身的厚度、质量、弹性又可以影响声带的振动幅度。另外,两侧声带发音时的互相协调,喉内肌与喉外肌在活动时的相互配合,声带边缘是否光滑、发音时两侧声带的闭合程度等都与发音的质量有关。而这些过程都是在神经肌肉的支配、协调运动中完成的。因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发出正常的声音,否则就会出现声音嘶哑∶①在喉内肌群的协调作用下,声带具有一定的紧张度,可以随意调节;②声带具有一定弹性,随呼吸动作而自由颤动;③声带边缘光滑齐平,发声时两侧声带向中线靠拢,能密切闭合。喉的发音结构协调精密,如果声带黏膜或神经肌肉发生轻微病变或功能失调,都会影响声带的紧张性、弹性、活动性及边缘的光洁度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 分类

    一、喉部本身病变


      1.先天性畸形 喉膜、声带发育不良(声带沟)、杓状软骨移位等引起的声音嘶哑,出生后即出现。


      2.炎症 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和特异性炎症,如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结核、白喉、暖梅毒。急性喉炎发病急,轻者声音粗糙、发音费力重者由于喉部分泌物较多且黏稠,声带充血肿胀,声门闭合不良,声音嘶哑明显,可出现失声,并伴有全身不适的症状。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翁膜呈弥漫性充血,尤其是声带充血,有时可见声带黏膜下出血,声带因肿胀而变厚。在幼儿,可并发气管、支气管炎,造成喉阻塞甚至危及生命。慢性喉炎缓慢发病,初为间断性,用声过度后声嘶加重,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声音嘶哑。有职业性用声过度史,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史或有邻近器官炎症病史,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喉镜检查见喉部黏膜暗红而肿胀,声带肥厚或附有黏丝状分泌物,由于声带边缘肥厚或声带张力减弱,可出现声门闭合不良。喉结核声嘶的特点是弱而无力,常喉痛,开始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可完全失声。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苍白,杓间区或一侧声带局部性充血,有时可见边缘不整齐的浅溃疡,底部为肉芽组织,痰中可查到结核杆菌,X线肺部检查可见活动性肺结核。白喉∶发音嘶哑无力,咽部或喉部检查见黏膜肿胀,伴灰白色伪膜形成,伪膜坚固,不易剥脱,脱落时易出血,行伪膜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喉梅毒∶有梅毒病史,声音粗而有力,喉痛较轻。喉镜检查,喉部黏膜呈暗红色,会厌、声带可见弥漫性或结节样浸润性病变,其边缘为陡锐的溃疡,若软骨环坏死会出现会厌缺损,最终因疤痕收缩而至喉畸形。血清梅毒反应阳性。


      3.发音滥用 用声不当所致慢性机械性损伤、声带磨损、上皮增厚。可见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任克层水肿等。声音嘶哑的程度与病变部位、大小有关。


      4.肿瘤 良性肿瘤声音嘶哑发展缓慢,如乳头状瘤,儿童期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神经鞘膜瘤、软骨瘤、肌瘤等。恶性肿瘤声音嘶哑可在短期内进行性加重,最后完全失声。包括喉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喉角化症、喉扁平厚皮病等。喉恶性肿瘤以鳞癌最常见,包括原位癌。腺癌及肉瘤少见。


      5.外伤 各种原因外伤、异物、手术等原因致局部形成瘢痕。


    6.喉的代谢性疾病 喉淀粉样变。


    二、支配声带的运动神经受损


      1.喉返神经受损 最为常见,如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甲状腺恶性肿瘤、颈段食管恶性肿瘤均可引起该神经损伤。单侧喉返神经麻痹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门关闭不全,发音嘶哑易疲劳,伴有误吸或气息声,但经对侧代偿后也可无症状。双侧喉返神经瘫痪引起声带麻痹,双侧声带均固定在中间位,发音低哑、无力,不能持久,可出现耳语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迷走神经受损 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当迷走神经在发出喉返神经这一分支前如受损,也会同时损伤其内的喉返神经束,如颈部外伤、迷走神经鞘膜瘤,鼻咽癌扩展到咽旁间隙侵犯迷走神经等。


      3.喉上神经受损 在临床上少见,偶有外伤等原因引起该神经受损,使声带张力减弱,引起音调变低,双侧麻痹可伴有饮食、唾液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


      三、癔症性声嘶


      喉本身正常,多表现为突发声音嘶哑,自耳语至完全失声程度不同,但咳嗽、哭笑声正常。声嘶恢复快,可再发。


      四、其他


      由于年龄、性别及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在变声期、女性月经期及老年阶段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 常见临床类型

      1.急性喉炎 起病急,有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声嘶呈渐进性。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尤其是声带充血,声带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有时可见声带黏膜下出血,声带因肿胀而变厚,但两侧声带运动正常。在幼儿,可并发气管、支气管炎,造成喉阻塞甚至危及生命。


      2.慢性喉炎 常有职业性用声过度史,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史或有邻近器官炎症病史,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喉镜检查见喉部黏膜暗红而肿胀,声带肥厚或附有黏丝状分泌物,由于声带边缘肥厚或声带张力减弱,可出现声门闭合不良。


      3.声带息肉 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主要表现是较长时间的声音嘶哑,其程度和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嘶重,反之声嘶小。息肉长在声带游离缘处声嘶明显,长在声带上表面对发声的影响小,广基大息肉可引起失声。声带息肉大者可以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可见一侧声带前、中1/3附近有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表面光滑可带蒂,也可广基,带蒂的息肉有时随呼吸上下运动。少数患者可出现整个声带弥漫性息肉样变。


      4.声带小结 早期主要症状是发声易疲倦和间歇性声嘶,声嘶每当发高音时出现。病情发展时声嘶加重,由沙变哑,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在发较低调音时也出现。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结节状隆起,病程短的早期小结呈粉红色息肉状,病程长者则呈白色结节状小的隆起,表面光滑。发声时两侧的小结互相靠在一起使声门不能完全闭合。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即较长时间的声嘶,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5.喉乳头状瘤 是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儿童的乳头状瘤生长较快,易复发。成人喉乳头状瘤多为单发,有恶变倾向。常见症状为进行性声嘶,肿瘤较大者甚至失声,也可出现喉喘鸣及呼吸困难。由于儿童喉腔较小,肿瘤生长亦较快,且倾向于多发性,故易发生喉阻塞。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检查可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不平,呈乳头状增生。儿童患者的基底甚广,成人者以单个带蒂较为常见,可发生于声带、室带及声门下区。亦可蔓延到下咽及气管。喉乳头状瘤的诊断需行肿物活检,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


      6.喉结核 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如肺结核病史,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和声嘶。发声低弱,甚至失声。喉痛剧烈,常妨碍进食。喉镜检查见喉黏膜苍白水肿,有浅溃疡,上覆有黏脓性分泌物,病变多位于喉的后部。胸部X线检查,部分有进行性肺结核。喉部活检通过病理可确诊。


      7.喉癌 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60岁多见。喉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其中声门型喉癌的癌肿发生于声带,早期即出现声嘶,随着肿瘤增大,声嘶逐渐加重,可出现发声粗哑,甚至失声。呼吸困难是声门癌的另一常见症状,常为声带运动受限或固定,加上肿瘤组织堵塞声门所致。肿瘤组织表面糜烂可出现痰中带血。晚期,肿瘤向声门上区或声门下区发展,除严重声嘶或失声外,尚可出现反射性耳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频繁咳嗽、咳痰困难及口臭等症状。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喉部有菜花样、结节样或溃疡性新生物。诊断需要依靠症状、体征、纤维喉镜检查及病理等。凡年龄超过40岁,有声嘶或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者,均须用喉镜仔细检查,以免漏诊。对可疑病变,应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进行活检,病理结果明确后确定诊断。


      8.声带麻痹 各种原因所致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引起一侧或双侧声带运动障碍均可出现声音嘶哑。由于神经受损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区别,可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费力、呼吸困难、进食险咳等。喉镜下可见一侧声带或两侧声带运动受限、双侧不对称或固定,表面无异常新生物,较易鉴别。


  • 诊断

    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首诊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可以判断患者是否为先天性畸形。根据患者病程,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咳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炎症所致,进一步行间接喉镜检查,即可确诊急性喉炎。


      对于声音嘶哑病程较长,有职业性用声过度史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喉镜检查,根据喉镜检查结果可以确定慢性喉炎、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的临床诊断。对于无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病史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应警惕喉乳头状瘤,需要进一步行纤维喉镜检查,确诊需行肿物病理活检。对于中老年患者,有大量吸烟史,声嘶进行性加重,应警惕喉恶性肿瘤的发生,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喉部有菜花样、结节样或溃疡性新生物,肿物活检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对于有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患者,行纤维喉镜检查见一侧声带或两侧声带运动受限、双侧不对称或固定,表面无异常新生物,可以确诊为声带麻痹。


      患者喉痛明显,无发热等急性喉炎症状者,尤其有结核病史者,应警惕喉结核。喉镜可见喉黏膜苍白水肿,有浅溃疡,病变多位于喉的后部。胸部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进行性肺结核表现。


      此外,对于声音嘶哑突然发生,但咳嗽、哭笑声正常,应考虑为癔症性声嘶。喉镜检查示喉部本身正常。本病声嘶恢复快,可再发。

  • 治疗原则

    喉具有呼吸功能,是呼吸道的门户,喉部病变可引起呼吸困难,在紧急情况下,可立即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以挽救生命。


      1.先天性喉蹼 有呼吸困难者应用喉刀或喉剪在直接喉镜下切除喉膜,术后再行喉扩张术,防止复发。


      2.急性喉炎 及早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充血肿胀显著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给氧、解痉、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嘱患者禁声休息。小儿急性喉炎,如有重度喉阻塞,药物治疗无好转,则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3.喉良性肿瘤 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肿瘤性质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小儿有呼吸困难者,应先行气管切开术。


      4.喉恶性肿瘤 目前多主张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当癌肿的范围较广,有呼吸困难者,应先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双侧声带麻痹 声带固定于正中位,有呼吸困难者,需行气管切开术。

  • 基本信息

  • 定义

  • 发生机制

  • 分类

  • 常见临床类型

  • 诊断

  •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