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干眼
干眼是指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的一种不适症状。干眼的症状包括∶烧灼感、瘙痒感、异物感,视疲劳、畏光、黏丝状分泌物等。本病多见于女性,发生在40岁左右。早期表现为泪液减少,结膜轻度充血,结膜失去光泽,角膜表面粗糙无光,有浅层点状上皮脱失,丝状角膜炎。病变进一步发展,角膜干燥,角化,浑浊,视力严重受损。
泪腺、睑板腺、泪液流出通道和眼表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共同发挥对泪液分泌和泪膜形成的调控作用,维护眼表的健康,其中任一环节的损害均可导致泪膜完整性和正常功能的破坏。
1.免疫因素 刺激因素可以介导炎症细胞因子和其他多种介质的表达,从而改变了眼表的微环境。有研究指出,长期持续的慢性眼表的刺激性炎症,使得CD4T细胞增多,并伴随着IFN-γ增多。干眼患者的泪液和结膜上皮中,细胞因子如IL-1、Ⅱ-6、TNF-A的浓度有所增加,它们介导了干眼患者眼表炎症的维持。泪腺分泌功能下降很可能是炎症导致的功能阻滞。不可否认,炎症是引起干眼的重要原因。
2.神经调节 角膜具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敏锐地感觉各种刺激,并将神经冲动向中枢传导,产生的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泪腺。副交感神经释放的介质是乙酰胆碱和血管活性肠肽,乙酰胆碱刺激泪腺分泌水、蛋白质和电解质;血管活性肠肽,刺激杯状细胞合成和分泌黏液。神经调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干眼。
3.内分泌激素调节 激素对泪腺分泌调节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性激素对泪腺分泌确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雄激素,它可以调节睑板腺向泪膜分泌油脂,控制泪腺退行性变及炎症反应。此外,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甲状腺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对泪腺的分泌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虽然干眼症的临床表现类型不同,但其病理生理改变是相似的,炎症是干眼症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病理生理改变,而神经调节及性激素等也共同参与了干眼症的发病过程。
2007年由国际干眼研究组提出的分类法,分为泪液生成部分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类。
一、泪液生成部分不足型
分为干燥综合征和非干燥综合征的泪液缺乏型,前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后者由于泪腺疾病或功能不良引起泪液生成不足。
(一)干燥综合征干眼石
(1)原发性Sjogren’s综合征。
(2)继发性Sjogren’s综合征∶风湿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等。
(二)非干燥综合征干眼
1.先天性 家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泪腺发育不全、三叉神经发育不全、外胚叶发育异常。
2.获得性
(1)损伤∶外伤、泪腺切除、辐射、化学伤等。
(2)感染:沙眼、腮腺炎等。
(3)药物:抗组胺药、抗抑郁药等。
(4)反射型低分泌∶神经性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糖尿病、角膜手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等。
(5)泪腺障碍∶瘢痕性类天疱疮、烧伤、Stevens-Johoson综合征等。(6)淋巴增殖淋巴瘤、白血病等。(7)渗透性∶淀粉样变性、色素沉着症等。
二、蒸发过强型
蒸发过强型是泪液分泌正常而蒸发过强引起的干眼。
(一)内在型
(1)睑板腺功能不全。
(2)睑缘瘢痕、睑缘炎。
(3)眼睑闭合障碍∶眼球突出,甲亢、麻风等。
(二)外在型
(1)维生素A缺乏。
(2)局部药物潴留如苯扎溴铵、局部麻醉药物等。
(3)佩戴隐形眼镜。
(4)眼表疾病如过敏等。
1.确定患者是否有干眼的症状 干眼患者对气流和风极度敏感,开空调或开窗时,冷空气来袭时干眼症状更加明显在早晨或者晚间症状最明显阅读时也会感到不适在受到刺激时流泪,提示泪腺仍存在一定的功能。
2.询问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风湿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家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泪腺发育不全、三叉神经发育不全、外胚叶发育异常淋巴瘤、白血病面神经麻痹、糖尿病等及用药史。
3.全身检查
(1)非眼科检查∶检查皮肤是否有红斑、皮疹,考虑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唾液腺增大,是否有Sjogren's综合征甲状腺肿大,提示Graves眼病检查手指,是否有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硬皮病的指征等。
(2)眼科检查
①眼睑的功能∶眼睑是否有闭合不全;瞬目的频率是否正常;泪腺是否肿大,Sjogren's综合征,白血病患者常伴有泪腺增大。
②裂隙灯检查∶下泪湖的高度,正常为0.2~0.3mm;睑板腺的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油脂缺乏;是否为双行睫毛,腺体缺少;睑缘是否红肿,是否存在睑缘炎,阻塞性睑板腺功能障碍;冲洗泪道检查是否存在泪道阻塞;是否存在沙眼、瘢痕性天疱疮、眼烧伤;是否有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等。
4.实验室检查 泪膜破裂时间,一般3次取平均值,正常的BUT≥10秒;Schirmer试验,5分钟后纸条湿润度少于10mm,提示泪液分泌不足;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是否着染;记录以上结果,作为复查时比较的客观指标。
(1)病因治疗是关键。
(2)泪液替代治疗。
(3)抗炎治疗∶非甾体消炎眼液。
(4)严重者可行泪小点栓塞治疗、湿房、室内加湿器,亲水型角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