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症状自查 >  烧伤全身性感染

烧伤全身性感染

来源: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639-0
  • 基本信息
    感染是烧伤救治中的突出问题。感染如未能控制,其结果是内脏并发症接二连三,终因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英文名称
    常见症状
    ①性格改变。②体温骤升或骤降。③心率加快(成人常在140次/分以上)。④呼吸急促。⑤创面骤变。常可一夜之间出现创面生长停滞、创缘变钝、干枯、出血坏死斑等。⑥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外科
    检查项目
    主要病因
  • 定义

    感染是烧伤救治中的突出问题。感染如未能控制,其结果是内脏并发症接二连三,终因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烧伤感染的原因主要有:①创面大量坏死组织和渗出成为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②严重烧伤虽伤在体表,肠黏膜屏障有明显的应激性损害,肠道微生物、内毒素等均可移位,肠道可成为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③吸入性损伤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几率高。④长时间静脉输液,静脉导管感染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

  • 鉴别诊断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主要依据:①性格改变,初始时仅有些兴奋、多语、定向障碍,继而可出现幻觉、迫害妄想,甚至大喊大叫;也有表现对周围淡漠。②体温骤升或骤降,波动幅度较大(1~2℃)。体温骤升者,起病时常伴有寒战;体温不升者常示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③心率加快(成人常在140次/分以上)。④呼吸急促。⑤创面骤变。常可一夜之间出现创面生长停滞、创缘变钝、干枯、出血坏死斑等。⑥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其他如血糖、脏器功能都可能变化。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关键。

  • 防治

    提高对感染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认识,理解烧伤休克和感染的内在联系,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维护机体的防御功能;认识到烧伤感染途径的多样性,包括外源性与内源性以及静脉导管感染等,全面予以防治。

      

      1.积极纠正休克 防治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维护机体的防御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

      

      2.正确处理创面烧伤创面特别是深度烧伤创面是主要感染源,对深度烧伤创面进行早期切痂、削痂植皮,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

      

      3.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择应针对致病菌,贵在病菌侵入伊始及时用药。因此,平时应反复作细菌培养以掌握创面的菌群动态及其药敏情况,一旦发生感染,及早有针对性地用药。一般烧伤创面的病菌常为多菌种,耐药性较其他病区为高,病区内应避免交叉感染。对严重病人并发全身性感染时,可联合应用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从静脉滴注,待细菌学复查报告后,再予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不能留待体温完全正常,因烧伤创面未修复前,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是不可避免的,敢于应用抗生素而不敢及时停用抗生素,反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如真菌感染)

      

      4.其他综合措施包括营养支持、水与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脏器功能的维护等。营养支持可根据情况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尽可能用肠内营养,因其接近生理、可促使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且并发症较少。

  • 基本信息

  • 定义

  • 鉴别诊断

  •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