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颅裂
显性颅裂又称囊性颅裂或囊性脑膜膨出,根据膨出物的内容可分为:①脑膜膨出,内容物为脑膜和脑脊液;②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和脑实质,不含脑脊液;③囊状脑膜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脑实质和部分脑室,脑实质与脑膜之间有脑脊液(图21-3);④囊状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脑实质和部分脑室,但在脑实质和脑膜之间无脑脊液存在。
颅裂多发于颅骨的中线部位,好发于枕部(约75%)及鼻根部(约15%),亦可发生于蝶骨、筛骨、眼眶等部位。穹隆部的颅裂畸形表现为出生时即可发现的局部肿块,并逐渐增大;根据膨出内容物的不同,质感、透光性、随体位和胸腹压力变化的趋势而有所不同。触诊可扪及颅骨缺损。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其他脑畸形者,可有肢体瘫痪、挛缩或抽搐等脑损害征象。颅底的囊性颅裂常在鼻根部,表现为眼距增宽,眼眶变小,可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并可引起泪囊炎;还可影响相应的脑神经,出现脑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CT能清楚地显示颅裂的部位、大小、膨出的内容以及是否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头部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畸形和膨出物的各种内容。
尽早手术,目的是关闭颅裂处的缺损,切除膨出的肿块,将膨出的脑组织复位,整复皮肤、兼顾外观。位于颅盖的颅裂,颅骨缺损可暂不修补,只需修补硬脑膜和缝合头皮。颅裂位于颅底部者,常需开颅修补颅骨裂孔及硬脑膜。有脑积水者,需先作脑脊液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