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脊柱裂
脊柱裂最常见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显性脊柱裂可分为:①脊膜膨出,脊膜连同包裹的脑脊液,囊性突出于皮下,脊髓、脊神经的位置形态正常。此型症候最轻,预后良好。②脊髓脊膜膨出,此型临床最为常见。脊髓和(或)脊神经伴随脊膜由骨质缺损处囊状膨出,并与邻近结构形成粘连(图21-4)。③脊髓膨出(myelocele),即脊髓外露,脊髓和脊膜通过椎板缺失处向椎管外膨出。
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局部表现
(1)皮肤异常:皮肤表面的浅凹、多毛、毛细血管瘤样皮损、窦道等,都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管闭合畸形。
(2)局部肿块:生后即可发现腰骶部、下胸段、颈段、上胸段中线附近有隆起的肿块。80%的病损位于腰骶段。哭闹时肿块增大;内容物以液体成分为主者,透光试验阳性。合并椎管内外脂肪瘤者,肿块呈实性。
2.脊髓、神经受损表现
(1)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新生儿下肢自发运动的不对称,穿衣困难(肌力、肌张力异常),关节位置形态异常(如足内翻)等都提示神经损害的存在。运动障碍以迟缓性瘫痪为主。细致查体发现的感觉障碍平面和运动受损的肌群,对于判断膨出神经的图21-4脊髓脊膜膨出(横断面观)节段和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2)括约肌功能障碍:小便次数减少、肛门括约肌皱褶减少、张力降低、粪便溢流都是具有提示价值的临床征象。
(3)合并畸形产生的临床症状:可合并脑积水、Chiari畸形、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皮毛窦等畸形,呈现相应症状。
3.囊状脊柱裂溃破的表现 内容物外露、脑脊液外溢,临床识别不难。
结合上述临床表现,脊柱三维CT可显示骨缺损的形式,MRI显示脊柱裂的细节(脊髓低位、终丝增粗、合并的脂肪瘤和膨出物的组成等),诊断即可成立。
1.非手术治疗合并重度脑积水、严重脊柱畸形、其他脏器先天畸形、截瘫、胸腰段囊性脊柱裂等疾病的脊柱裂病儿,新生儿期病死率较高。病儿状况逐步稳定度过了生命危险期可考虑延期手术。
2.手术治疗显性脊柱裂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在出生后1-3个月;如囊壁已极薄须提前手术。脊髓外露、脊髓脊膜膨出溃破的病儿需要急诊手术。手术治疗的关键技术:松解粘连和栓系,处理伴发病损,恢复脊髓的包被,分层修复硬脊膜、筋膜层和皮下层,无张力缝合皮肤。需要长期随访。脊柱关节矫形、神经源性膀胱等的治疗需要多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