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颅底陷入症
颅底陷人症(basilar invagination)的主要特点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结构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甚至突入枕骨大孔;枕骨大孔的前后径缩短和颅后窝狭小,因而使延髓受压和局部神经受牵拉。病因以先天性发育畸形为常见,可与扁平颅底(platybasia)、寰枢椎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合并存在。
婴幼儿颅底和颈椎骨化尚未完成,组织结构松而富于弹性,故此期多不出现临床症状;成年以后可出现颈神经根、脊髓、后组脑神经受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并可因小脑扁桃体疝而危及生命。颈项粗短、枕后发际较低、头部歪斜、面颊和耳廓不对称等特殊外观,也提示本病的可能。
在X线颅骨侧位片上,测量Chamberlain线(硬腭后缘与枕骨大孔后上缘连线,正常者枢椎齿突低于此线,若齿突高出此线3mm以上,即为颅底陷入)和Boogaard角(颅前窝底与斜坡构成的颅底角,正常为115°~145°,大于145°即为扁平颅底)(图21-6)。头部CT颅底薄层和三维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骨畸形。MRI能清楚地显示延髓、颈髓的受压部位和有无小脑扁桃体疝。
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暂不手术。若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是否存在寰枢关节脱位,手术包括枕下减压术和后路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