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症状自查 >  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

来源: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639-0
  • 基本信息
    尿路梗阻(ob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也称泌尿系统梗阻,是由于泌尿系统本身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疾病导致尿路管腔不通畅或者尿路肌肉收缩功能异常,引起梗阻近端尿路扩张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英文名称
    ob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
    常见症状
    尿液停滞,肾组织受损及尿外渗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外科
    检查项目
    主要病因
  • 定义

    尿液在肾内形成后,经过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尿液的正常排出,有赖于尿路管腔通畅和输尿管壁肌肉蠕动功能、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以及尿道括约肌功能正常。尿路梗阻(ob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也称泌尿系统梗阻,是由于泌尿系统本身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疾病导致尿路管腔不通畅或者尿路肌肉收缩功能异常,引起梗阻近端尿路扩张积水和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有些疾病与尿路梗阻常互为因果,如感染和结石可引起梗阻,而梗阻又可以继发感染和结石。因此,在治疗感染和结石的同时,必须解决尿路梗阻的问题


      针对尿路梗阻,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①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机械性梗阻是指尿路管腔被病变阻塞或压迫,如结石、肿瘤、狭窄等。动力性梗阻是指中枢、周围神经疾病或尿路肌肉结构先天性发育异常造成某部分尿路肌肉收缩功能障碍,影响尿液排出,如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②上尿路还是下尿路?前者指的是肾、输尿管梗阻,后者指的是膀胱和尿道梗阻。③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先天性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造成的,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腔静脉后输尿管、后尿道瓣膜等,后天性是指出生后发生各种疾病引起的梗阻,如结石、结核、肿瘤等。④完全性还是部分性?完全性是尿液完全不能通过尿路,部分性是指管腔变窄但仍能通过部分尿液。⑤急性还是慢性?突然发生的梗阻称急性梗阻,缓慢而逐渐加重的梗阻称为慢性梗阻。

  • 病因

    引起尿路梗阻的病因很多,常见梗阻原因包括(图51-1):

    image.png

      1.尿路结石    结石可发生在肾盏、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造成尿路梗阻。

        

      2.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包括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尿道癌、阴茎癌、前列腺癌等。


      3.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病理性增大,压迫尿道造成梗阻。


      4.先天发育异常    如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口囊肿、腔静脉后输尿管等,以及儿童期输尿管口括约肌发育不健全,造成的尿液反流。


      5.邻近器官病变的压迫或侵犯    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腹膜后纤维化、盆腔脓肿等病变可压迫输尿管、膀胱或尿道造成梗阻。


      6.创伤或炎症引起的瘢痕狭窄    输尿管炎症后的瘢痕狭窄,尿道骑跨伤可继发前尿道狭窄、骨盆骨折尿道膜部断裂可引起后尿道狭窄。


      7.中枢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    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膀胱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尿潴留。


      8.结核    结核可继发肾盏颈口狭窄、输尿管狭窄、膀胱挛缩造成梗阻,膀胱结核还可破坏输尿管口的抗反流机制,造成尿液反流,其结果也是导致尿路梗阻。


      9.医源性输尿管梗阻    多见于盆腔手术或输尿管镜检查、治疗时意外损伤输尿管,盆腔恶性肿痛术后放射治疗损伤等,均可引起输尿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 病理

    尿路梗阻后,由于梗阻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尿路各器官的病理改变亦各有异,但基本病理改变是梗阻部位以上压力增高,尿路扩张积水,长时间梗阻将导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上尿路梗阻时,为克服阻力,输尿管需增加收缩力,管壁平滑肌代偿性增生、管壁增厚。如梗阻不解除,后期失去代偿能力,平滑肌逐渐萎缩,管壁变薄,蠕动减弱乃至消失,输尿管扩张积水。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肾盂肾盏内压升高,压力经集合管传至肾小管和肾小球;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但肾内血液循环仍保持正常,肾的泌尿功能仍能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部分尿液通过肾孟静脉、淋巴、肾小管回流以及经肾窦向肾孟周围外渗(图51-2),使肾盂和肾小管的压力有所下降,肾小球泌尿功能得以暂时维持。如果尿路梗阻不解除,当尿液的回流无法缓冲不断分泌的尿液时,肾盂内压力将持续增高,压迫肾小管、肾小球及其附近的血管,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肾实质逐渐萎缩变薄,肾盂肾盏积水逐渐增多。因此,慢性部分性梗阻常可致巨大肾积水。急性完全性梗阻,如输尿管被结扎时,肾盏、肾盂内压力急剧上升,上述回流机制难于缓冲,可导致肾功能快速丧失,尿液停止分泌。因此,急性完全性梗阻,肾盂扩张积水常不明显。

    image.png

      下尿路梗阻时,为了克服排尿阻力,膀胱逼尿肌逐渐代偿增生,肌束纵横交错形成小梁。长期膀胱内压增高,造成肌束间薄弱部分向壁外膨出,形成小室或假性憩室。后期膀胱失去代偿能力时,肌肉萎缩变薄,容积增大,输尿管口括约功能被破坏,尿液可反流到输尿管、肾孟,引起双侧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尿路梗阻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结石和感染。梗阻后因尿液停滞,肾组织受损及尿外渗等,有利于细菌侵入、繁殖和生长,引起感染,例如肾孟肾炎、肾周围炎和膀胱炎等。梗阻造成尿流停滞与感染,又可促进结石形成。

  • 基本信息

  • 定义

  • 病因

  •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