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HA)简称原醛症,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过量的醛固酮所致,典型的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低血肾素、碱中毒及肌无力或周期性瘫痪。1953年由Conn首次描述本病,故亦称Conn综合征。高血压病人中PHA占0.5%~16%,而在顽固性高血压中占17%~20%。随着检查技术的提高,PH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1.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瘤 最常见,约占原醛症80%,以单侧肾上腺单个肿瘤多见,多数直径<3cm。因腺瘤发生在球状带,称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s,APA),其醛固酮分泌不受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2.单侧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unilateraladrenalhyperplasia,UNAH) 少见,为单侧或以一侧肾上腺球状带结节状增生为主,其内分泌生化测定结果类似APA,具有典型的PHA表现。
3.双侧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又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hyperaldosteronism,IHA) 为双侧球状带增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该型与垂体产生的醛固酮刺激因子有关,对血管紧张素敏感。站立位时,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分泌升高。
4.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癌 瘤体直径常>3cm,包膜常被浸润,由于其癌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5.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 极罕见,仅见于少数肾癌和卵巢癌的报告。其癌细胞具有分泌醛固酮的功能,但对ACTH和血管紧张素无反应。
6.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amilialhyperaldosteronism,FH) 病因未明,一般有家族史,可出现高血醛固酮及类似PHA表现,测定血浆17-去氧皮质酮升高。
30~50岁多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①高血压,几乎所有PHA病人均有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一般降血压药物效果不佳。②肌无力,70%病人呈持续性低血钾,30%为间歇性,病人表现为肌无力,甚至周期性瘫痪,首先累及四肢,重者发生软瘫,并影响呼吸和吞咽。可出现低血钾心电图改变。③烦渴、多饮、多尿,以夜尿增多为主,主要是由肾浓缩功能下降引起。
根据病人的高血压、肌无力、烦渴、多饮等典型临床表现及低血钾、碱中毒、血和尿醛固酮含量增高,CT显示肾上腺形态异常,诊断PHA一般不困难。但是,有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如血钾正常,仅有高血压症状,可选择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肾上腺检查。有高血压和肾上腺腺瘤或结节状增生等变化应高度怀疑本病。另外,反复多次查血钾、血醛固酮以及相关的特殊检查可以更加明确诊断。若血浆醛固酮(ng/dl)/肾素浓度[ng/(ml·h)]≥40对PH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
1.实验室检查 由于体内分泌过多醛固酮、水钠潴留,肾排钾增多,体液容量过多,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实验室检查应注意以下方面:①低血钾、高血钠;②碱中毒,血CO2结合力正常高值或高于正常,尿pH偏高;③尿钾排出增多,24小时超过25~30mmol/L;④血和尿醛固酮含量升高;⑤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2.特殊检查
(1)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螺内酯为合成的醛固酮竞争性拮抗剂。常用量每次80~100mg,每日三次口服,连续2-3周,PHA者血压下降,血钾上升,尿钾减少,肌无力改善,血钠下降,尿钠增多,CO2结合力恢复正常,尿pH变酸性。
(2)诊断性试验:对于不典型者,为查明病因可作选择性诊断性试验。①体位试验,IHA者站立位时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增高。②钠钾平衡试验,仅适用于诊断有困难时。PHA者在普食情况下呈钾负平衡,钠平衡;在低钠饮食情况下呈血钾升高,尿钠排出减少。FH者服用地塞米松,每次2mg,每日一次,3周后病人血钾、血压、醛固酮分泌恢复正常,则可确诊。
3.定位检查
(1)超声:常用于筛查,但难以发现直径<1cm的肾上腺肿瘤。
(2)CT:此类腺瘤多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强化不明显(图55-1),对直径<1cm的APA检出率在90%以上。腺癌发现时直径一般>3cm,有强化,边缘不清楚,有浸润表现。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于发现直径<1cm肿瘤及增生有重要意义。UNAH为单侧或以一侧肾上腺增大为主,呈结节状改变。IHA为双侧肾上腺增大
(3)MRI:空间分辨率低于CT,不作为常规应用。
(4)131I-19-碘-胆固醇肾上腺核素显像:对腺瘤、癌和增生的鉴别有帮助。
1.手术治疗 APA首选将瘤体或与同侧肾上腺切除,可治愈;UNAH作一侧肾上腺切除或次全切除有一定疗效;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癌及异位肿瘤,应作肿瘤根治术;IHA作肾上腺手术往往效果不佳,可选用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APA、UNAH等可首选腹腔镜手术。
术前准备:为减少手术的危险性,术前需控制高血压、纠正低血钾、碱中毒等。常用药物:①螺内酯(安体舒通):螺内酯能特异性拮抗醛固酮,是术前准备的首选药物。每8小时口服一次,每次20~80mg(60~240mg/d)起,根据病人血压及血钾情况,逐日增加剂量,最大可增至每次120~140mg(360~420mg/d);通过快速大剂量螺内酯治疗,配合药物补钾及长效缓释降压药辅助降压,多数病人服药5~7天后,血压及血钾可恢复正常,从而尽快为手术创造时机。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注意减少螺内酯用量并定期复查肾功能,如应用螺内酯后肾功能受损,停药或减量后可恢复。②氨氯吡咪(阿米洛利):是长效强效潴钾利尿剂,常用每次5mg,每日三次口服。③氨苯蝶啶:是潴钾利尿药,作用于远曲肾小管,抑制钠重吸收。用量50~100mg,每日三次口服。④其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雷米普利,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常与保钾利尿剂或螺内酯联合应用,血钾和血压可很快恢复正常。另外,术前适量补钾及低钠高钾饮食。
2.药物治疗 主要适合于IHA、不能切除的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癌、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和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的PHA等。常用的药物有螺内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等,其他辅助药物有甲巯丙脯酸、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FH者,需终生服用地塞米松,不应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