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是机体长期在过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也称为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
根据导致CS原因的不同,分为ACTH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大类:
1.ACTH依赖性CS(corticotropin-dependent Cushing's syndrome) 是由体内ACTH含量增高引起双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增生,从而导致其分泌过量的皮质醇所致。
(1)Cushing病:占CS的70%~80%,是由垂体瘤或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导致腺垂体分泌过多的ACTH引起。
(2)异位ACTH综合征(ectopic corticotropic syndrome):占CS的15%,是由某些疾病如肺癌、胰腺癌、胸腺癌、支气管腺瘤或嗜铬细胞癌等异位分泌过多的ACTH所致。
2.ACTH非依赖性CS(corticotropin-independent Cushing's syndrome)
(1)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是由来源于肾上腺束状带的肿瘤直接分泌大量皮质醇所致,占CS的15%。因血中皮质醇增高,反馈抑制垂体分泌ACTH,使无病变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结节状(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或腺瘤样增生:少数CS病人双侧肾上腺束状带呈结节状或腺瘤样增生,可自主分泌皮质醇,而血中ACTH不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CS,形成机制尚不明。
医源性CS是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所致。
多见于15~30岁的女性。典型的临床表现有: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图55-2),水牛背,悬垂腹,颈短,四肢肌萎缩;②皮肤菲薄,下腹壁、大腿内侧、腋下皮肤可见紫纹,可见痤和多毛;③高血压,部分病人轻度或中度高血压;④性腺功能紊乱,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甚至闭经;⑤其他症状,如骨质疏松症引起腰背痛及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精神症状,如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
根据病人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先进行肾上腺超声筛查,若发现肾上腺形态异常,则作CT进一步明确诊断。当怀疑Cushing病时还应作垂体MRI检查。也应考虑到异位ACTH综合征的可能。不同方法的皮质醇、ACTH测定及相关试验检查则有助于完善CS的诊断。
1.实验室检查
(1)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8:00、16:00和24:00三个时间点分别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多增高且昼夜分泌节律消失。
(2)血浆ACTH测定:对病因鉴别有参考意义。如持续ACTH>3.3pmol/L,提示为ACTH依赖性CS;如2次ACTH浓度<1.1pmol/L,则提示为非ACTH依赖性CS。
(3)尿游离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测定: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升高或测定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17-KS)和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含量升高。
(4)血糖及尿糖测定:部分病人血糖和尿糖升高,也有病人血钾降低
2.试验检查
(1)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23:30-24:00口服地塞米松1mg,服药日晨及次日晨8:00抽血,测定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值较对照值下降超过50%,是单纯性肥胖症和正常人的表现,而试验后血皮质醇下降不明显,则为CS。
(2)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23:30—24:00顿服地塞米松8mg,服药日晨及次日晨8:00抽血,测定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值较对照值下降超过50%,提示为Cushing病,而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病变或异位ACTH综合征试验后血皮质醇下降不明显。
3.定位检查
(1)超声:直径>1.0cm的肾上腺肿瘤检出率达90%以上。
(2)CT:CT可诊断出99%以上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一般腺瘤直径>2cm。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CT值可高于醛固酮瘤
(3)MRI:Cushing病应作蝶鞍冠状薄层扫描,可发现垂体增生、微腺瘤、腺瘤,效果优于CT。MRI对CS的肾上腺检查并不优于CT(图55-3)。
1.手术治疗
(1)Cushing病: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由神经外科应用手术显微镜经鼻经蝶窦切除垂体瘤。
(2)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采用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或连同病侧肾上腺全部切除。由于该肿瘤自主分泌大量皮质醇,反馈抑制了垂体分泌ACTH,使对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术前、术中及术后应补充适量的皮质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发生。术前12小时和2小时,肌注醋酸可的松100mg,术中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滴,术后继续补充皮质激素。
(3)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结节状增生:按束状带腺瘤治疗原则处理。若为双侧性,尽可能保留肉眼观察无异常的肾上腺组织。
(4)异位ACTH综合征:应手术切除原发肿瘤。若无法确定肿瘤部位或不能切除时,可作双侧肾上腺全切除或仅留部分肾上腺,以减轻症状。
2.药物治疗 可作为CS术后复发及无法切除的肾上腺皮质癌等的辅助治疗措施,包括皮质醇合成抑制剂和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药物。①密妥坦: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抑制皮质醇合成,对肿瘤组织有一定破坏作用,适用于肾上腺皮质癌。常用量6~10g/d,分3~4次口服。②氨鲁米特:阻断胆固醇向孕烯醇酮的转变,抑制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的合成。常用量0.75~1.0g/d,分3~4次口服。部分病人用药后可出现皮质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