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平足症
平足症(flat fot)又称扁平足,是指先天性或姿态性导致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的一种足畸形。通常分为姿态性平足症和僵硬性平足症两种。
平足症病因分先天性及后天性。
先天性因素:足骨、韧带或肌肉等发育异常,如:①足舟骨结节过大;②足副舟骨或副骺未融合;③跟骨外翻;④垂直距骨;⑤先天性足部韧带、肌松弛。
后天性因素:①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维持足弓取刀,寸足肌肉、韧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衰弱,足弓逐渐低平;②长期患病卧床,缺乏锻炼,肌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③穿鞋不当,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足纵弓道到破坏;④足部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⑤脊髓灰质炎足内外在肌力失衡后遗留平足症。
根据软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不同,分为柔韧性平足症(flexible flatfoot)即姿态性平足症,僵硬性平足症(rigid flatfoot)即痉挛性平足症。柔韧性平足症比较常见,软组织虽然松弛,但仍保持一定的弹性,负重时足扁平,除去承受的重力,足可立即恢复正常,长期治疗效果满意。僵硬性平足症多数由于骨联合(包括软骨性及纤维性联合)所致,手法不易矫正。足跗关节间跖面突出,足弓消失,跟骨外翻,双侧跟腱呈八字形,距骨头内移,呈半脱位,距骨内侧突出,有时合并腓骨长、短肌及第3腓骨肌痉挛。严重的先天性平足症,距骨极度下垂,纵轴几乎与胫骨纵轴平行,足舟骨位于距骨头上。足前部背伸,跟骰关节外侧皮肤松弛,足外侧形成皮肤皱褶。
早期症状为踝关节前内侧疼痛,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加重,休息减轻。站立位足跟外翻,足内缘饱满,足纵弓低平或消失,舟骨结节向内侧突出,足印明显肥大(图57-18)。X线检查侧位示足纵弓明显低平塌陷,跟、舟、骰、距骨关系失常。严重者跗骨骨关节炎形成。
预防为主,当平足合并有疼痛等症状时,才需要治疗。对于柔韧性平足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①功能锻炼,如用足趾行走,屈趾运动(图57-19),提踵外旋运动;②穿矫形鞋或矫形鞋垫:要求鞋底跟部及弓腰要窄,鞋帮要紧,鞋底腰部内侧半垫高2~3mm,目的为恢复内纵弓,托起距骨头。僵硬性平足症,康复治疗及矫形鞋不易奏效。可全麻下内翻手法矫正畸形后,石膏靴固定足于内翻内收位,5~6周后拆除石膏改穿平足矫形鞋。手法矫正失败者或畸形严重者,可做跟骨内移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或三关节融合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