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症状自查 >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来源: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639-0
  • 基本信息
    胫骨平台骨折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成人骨折的1.7%。高处坠落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力的传导由足沿胫骨向上,坠落的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共同作用于膝部,由于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
    英文名称
    常见症状
    骨折时,出现膝部疼痛,肿胀和下肢不能负重等症状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外科
    检查项目
    主要病因
    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
  • 病因

    胫骨平台骨折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成人骨折的1.7%。高处坠落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力的传导由足沿胫骨向上,坠落的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共同作用于膝部,由于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当暴力直接打击膝内侧或外侧时,使膝关节发生外翻或内翻,导致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或韧带损伤。

  • 分类

    胫骨平台骨折受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分型较多。Schatzker分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六型(图61-35)。


      Ⅰ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多发生于年轻人。骨折移位时常伴有外侧半月板撕裂,或向四周移位或半月板嵌入骨折间隙。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5.0%。


      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关节面塌陷,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病人。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23:2%。


    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压缩部分常位于关节中心部分,由于压缩部位大小和压缩程度的不同及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的不同,这种损伤可以是稳定或不稳定骨折。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4.5%。


      Ⅳ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多由中等至高能量暴力致伤,常合并膝关节脱位、血管损伤,因此需仔细检查。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4.5%。


      V型:双侧平台骨折,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2.0%。


      Ⅵ型: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与干骺端分离,由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在X线平片上显示为粉碎爆裂骨折,常合并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筋膜室综合征和严重神经血管损伤。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20.8%。

    image.png

  • 临床表现

    胫骨平台骨折时,出现膝部疼痛,肿胀和下肢不能负重等症状。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胫骨近端和膝关节局部触痛。检查时应注意骨折部位软组织覆盖情况和神经、血管情况。尽早发现腘动脉的合并损伤极为重要。对于高能量所致的胫骨平台骨折,应仔细检查患肢有否出现静息痛、被动牵拉相关肌肉诱发剧痛、小腿骨筋膜室紧张及足部感觉减弱等体征。

  •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正、侧位X线平片足以诊断骨折。牵引下拍片可以得到骨折形态的清晰图像,并可同时检查膝关节韧带完整与否和骨折复位情况。CT可以了解骨折块移位和关节面塌陷的形态。MRI可清楚地显示损伤的半月板、韧带、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等改变,还能显示骨挫伤,并能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高能量暴力造成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Ⅳ、V、Ⅵ型骨折)和或膝关节脱位可导致血管损伤,故对怀疑血管损伤或存在不能解释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应行血管造影检查。

  • 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平台宽度,韧带的完整性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为目的。


      无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可采用下肢石膏托固定4-6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为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必须坚持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有骨缺损时,应植骨填充,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6~8周后逐渐开始活动,至骨折愈合后才可完全负重。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于CT影像上进行术前计划,确定微创顶起骨块位置,通过顺应肢体机械轴线及软组织运行轨迹的顺势牵引作用复位骨折块,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在术中提供持续、有效的牵引,不仅能够依靠软组织挤压作用间接复位侧方移位骨折块,还可以快速纠正下肢力线及关节脱位,同时辅以顶棒顶起技术复位塌陷骨折,螺栓加压技术纠正宽度,研磨复位技术复位高起骨块,最终微创固定骨折(图61-36)。

    image.png

  • 基本信息

  • 病因

  • 分类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