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主要由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dRTA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远端肾小管先天性功能缺陷,常与遗传有关;继发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病毒感染和肾盂肾炎较为多见,此外马兜铃酸为代表的肾毒性药物也是引起继发性RTA的重要原因。
远端肾小管的泌氢功能主要是由A型闰细胞完成的。CO₂在碳酸酐酶Ⅱ的作用下与H₂O结合,生成H₂CO₃,再解离生成H+和HCO₃-。H+由H+-ATP酶转运至小管腔,HCO₃-由Cl-/HCO₃-转运体AE₁(anionexchanger1)转运回血液。H+与磷酸盐和NH3结合;与磷酸氢根(HPO₄2-)结合为磷酸二氢根(H₂PO₄-);与NH₃结合后的NH₄+被主动重吸收后解离成为H+和NH₃,H+可以作为H+-ATP酶的底物,而NH₃可弥散进入管腔。远端肾单位H+分泌异常可同时导致尿液酸化程度降低,NH₄+分泌减少。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在酸中毒时尿液不能酸化,尿pH>5.5,净酸排量下降(图5-6-1)。
遗传性肾小管酸中毒与相关的基因突变有关。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亦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的基因突变可引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感音神经性耳聋。
1.一般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和血钾降低可以使dRTA病人出现多种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夜尿增多,软瘫和多饮多尿。低血钾可致乏力、软瘫,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和呼吸肌麻痹。
2.肾脏受累表现 dRTA长期低血钾可导致低钾性肾病,以尿浓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夜尿增多,个别病人可出现肾性尿崩症。dRTA时肾小管对钙离子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高尿钙,容易形成肾结石和肾钙化。
3.骨骼系统表现 酸中毒时肾小管对钙离子重吸收减少,病人出现高尿钙,低血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尿磷、低血磷。故dRTA病人长期的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紊乱可以累及骨骼系统。儿童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成人可以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骨软化或骨质疏松。
2018根据病人病史、临床表现、相关肾小管功能及尿酸化功能检查即可诊断dRTA,排除其他引起低钾血症的疾病及继发性因素。①AG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②可伴有低钾血症(血K+<3.5mmol/L)及高尿钾(当血K+<3.5mmol/L时,尿K+>25mmol/L);③即使在严重酸中毒时,尿pH也不会低于5.5(尿pH>5.5);④尿总酸(TA)和NH₄+显著降低(尿TA<10mmol/L,NH₄+<25mmol/L);⑤动脉血pH正常,怀疑有不完全性dRTA作氯化铵负荷试验(有肝病时改为氯化钙负荷试验),如血pH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而尿pH>5.5为阳性,有助于dRTA的诊断。
尿常规、血尿同步测电解质、尿酸化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阴离子间隙计算、氯化铵负荷试验、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病因方面的检查。
继发性dRTA应首先治疗原发疾病。针对dRTA采用以下治疗。
1.低血钾的治疗 dRTA多以低血钾为首要表现,因dRTA病人多伴有高血氯,口服补钾应使用枸橼酸钾,严重低钾者可静脉补钾。
2.酸中毒的治疗 推荐使用枸橼酸合剂(含枸橼酸、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纠正酸中毒。也可使用口服碳酸氢钠片剂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3.肾结石及骨病的治疗 口服枸橼酸合剂可以增加钙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从而预防肾结石及肾钙化。使用中性磷酸盐合剂纠正低血磷。对于已发生骨病的病人可以谨慎使用钙剂(如尿钙高应使用柠檬酸钙)及骨化三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