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斑疹
斑疹是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一、红斑
1.丹毒 多由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机体抵抗力低下可成为促发因素。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好发于面部、足背、小腿等处。多为单侧发生。自觉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2.接触性皮炎 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典型皮损为接触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自觉瘙痒或灼痛。皮损多局限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
3.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红斑,常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自觉剧烈瘙痒。常反复发作。
4.特应性皮炎 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在1岁以内发病,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和结痂。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
5.药疹 发疹前有明确的服药史和潜伏期。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常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发生,因每次发病几乎均在同一部位,故命名为固定型药疹。皮损也可呈弥漫性鲜红斑或呈米粒大红斑,密集对称分布,遍布全身,名为猩红热型药疹。皮损也可为水肿性红斑,边缘潮红,中心呈暗紫色,形如虹膜状,名为多形红斑型药疹。
6.日光性皮肤病 日晒后数小时,暴露部位出现弥漫性红斑,边界清楚,自觉灼痛,为日晒伤。也可于春夏季节,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可有丘疹、丘疱疹,自觉瘙痒显著,易反复发作,名为多形日光疹。
7.多形红斑 是由感染、药物、食物及物理因素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黏膜损害,易复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出现多形红斑样皮损。皮损为虹膜样水肿性红斑,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好发于面、耳、四肢远端伸侧、手足,春秋季节易发,多累及儿童、青年女性。
8.红斑狼疮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皮损为面颊和鼻梁部水肿性的蝶形红斑,日晒后常加重。同时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多器官受累。
9.皮肌炎 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横纹肌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亚急性和慢性发病为主。特征性皮损为眶周紫红色斑,以双上眼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色斑片,可累及面颊和头皮。还可有前胸V字区红斑,甲周红斑等。
10.鲜红斑痣 皮损为淡红或暗红色斑片,形状不规则,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好发于颜面、颈部,也可发生于其他任何部位。出生时即可存在。
二、出血性斑
发病可能与毛细血管壁病变有关,体位的重力作用和静脉压升高是重要的局部诱发因素,某些药物也可引起发病。
1.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1)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皮损初起为群集性针尖红色瘀点,后密集成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心部转变为棕褐色。常对称发生于成年男性胫前区。
(2)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皮损初起为紫红色环状斑疹,边缘毛细血管扩张明显,逐渐扩大呈环状,颜色转为棕褐或黄褐色,常对称发生于女性小腿,大腿、臀部、躯干与上肢亦可累及。
(3)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皮损为铁锈色苔藓样境界不清的斑片,常对称发生于40~60岁男性胫前区,亦可累及大腿、躯干及上肢。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损为泛发性不可触及的瘀点、瘀斑,患者有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
三、色素沉着斑
1.黄褐斑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及遗传均为诱发因素。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颧部及颊部呈蝴蝶形,亦可累及前额、鼻、口周。皮损为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
2.黑变病 多数患者有光敏性物质接触史,日光照射后可在暴露部位发生,有些患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典型皮损为网状排列的色素沉着斑,灰紫色到紫褐色,境界不清。好发于面部,常开始于颧颞部并逐渐波及前额、颊、耳后和颈部。
四、色素脱失斑
色素脱失斑又称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该病的发生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多种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出现免疫功能、神经精神及内分泌、代谢等多方面的功能紊乱,导致酪氨酸酶系统的抑制或黑素细胞的破坏,最终使患病处色素脱失。皮损为境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白斑中可出现散在的毛孔周围岛状色素区。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暴露及摩擦部位,如颜面部、颈部、手背、腕部、前臂及腰骶部,口唇、阴唇、龟头、包皮内侧黏膜亦可累及。一般春末夏初病情发展加重,冬季缓解。
五、色素减退斑
1.贫血痣 是一种先天性色素减退斑,一般单侧分布,摩擦或加热后白斑周围皮肤充血,而白斑本身不发红。
2.无色素痣 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有局限性浅色斑,往往沿神经节段分布,境界模糊,一般单发。
3.炎症后色素减退 有原发病史,如银屑病、玫瑰糠疹、湿疹等,色素减退局限在原发疾病皮损部位,一般为暂时性的,能自行恢复。
1.确认皮损是否为斑 对患者进行皮肤科情况检查时,首先要判定皮损是否为斑。需要与风团相鉴别,以风团为皮损表现的疾病是荨麻疹,因为急性荨麻疹有时伴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抢救。
2.判定是什么性质的斑
(1)如果是红斑,要判定是炎症性的,还是过敏性的或是结缔组织疾病。如患者是急性发病,皮损红肿热痛,需提检血常规。如考虑为过敏性疾病,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提检过敏原。如考虑为结缔组织疾病应提检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系列。
(2)如果是出血性斑,要提检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3)如果是色素减退或脱失斑,需做WOOD灯检查。
3.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根据皮损的性质、好发部位及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诊断。
4.制定治疗方案。
斑疹应与以下皮损相鉴别。
1.丘疹 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常见疾病有扁平疣,银屑病,扁平苔藓等。
2.斑块 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常见于银屑病等。
3.风团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见于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