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风团
风团是发生于皮肤黏膜上的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隆起,骤然出现,迅速消退,退后不留痕迹;数目可多可少,大小不一,形态不定,颜色可呈淡红或苍白,周围常有红晕。发作时常伴有瘙痒症状。
1.食物和吸入因素 过敏体质的人常常在食用了鱼、虾、蟹、蛋、牛肉等过敏食物后发生风团,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大蒜等也可以成为过敏源,食品的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以导致过敏。此外,食物腐败分解的多肽类、碱性多肽等物质如臭豆腐、臭蛋、变质水果等,或食物中的蛋白质未能被很好地消化,以肽或胨的形式被吸收入血,也极易引起过敏反应。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挥发性化工物质等均可发生风团。
2.药物因素 药物可引起过敏反应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发生风团。药物引发的风团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药物诱发的荨麻疹。其中部分药物可通过引起机体变态反应发病,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痢特灵和磺胺等;另一部分药物可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阿托品等。另一种药物引发的风团为荨麻疹型药疹的症状表现,常见的药物有血清制剂、青霉素、痢特灵等。
3.感染因素 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真菌感染(包括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丝虫和阿米巴等)均可引起风团,其原因可能与感染后机体释放某种过敏因子相关。LILABHIIFIT4.3
4.其他因素 其他如昆虫叮咬、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精神及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及某些系统疾病如肿瘤、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风团。
风团的发生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的水肿性损害。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
1.变态反应型 主要是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对该反应源的致敏状态。当相同抗原通过食入或吸入等途径再次进入人体、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促使其颗粒脱落,而产生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发生风团。
少数为Ⅱ型和Ⅲ型变态反应,IgE抗体不参与,其发病机制为抗体IgG、IgM或免疫复合物,通过激活补形成过敏毒素,即C3与C5及释出趋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与组胺类物质而发病。
2.非变态反应型 某些物质如化学性组胺释放剂(吗啡、可待因、抗生素、维生素B,等)降低肥大细胞环磷酸腺苷的水平而释放组胺等介质。光、热、冷、机械性刺激等因素亦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运动、饮酒、精神紧张可使胆碱能神经末梢产生乙酰胆碱,引起肥大细胞环磷酸鸟苷的增高,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与缓激肽也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与其通透性增加,和寒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与压力性荨麻疹等发病有关。
1.荨麻疹 这里所说的荨麻疹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风团最常见于荨麻疹,而荨麻疹的特征性皮损也是风团。食物、药物、吸入、物理、精神及内分泌等因素均可致机体发生荨麻疹。荨麻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患者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开始孤立或散在,逐渐扩大融合成片。病情严重者可累及胃肠道、喉头、支气管。慢性荨麻疹较急性荨麻疹症状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
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
2.荨麻疹型药疹 本病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血清病样表现(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药物排泄缓慢或因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则可表现为慢性荨麻疹。多由血清制品、痢特灵、青霉素等引起。
3.丘疹性荨麻疹 本病主要是由蚊子、臭虫、蚤、虱、螨、螵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该病好发于婴幼儿童,夏秋多见。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小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该病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存在,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患者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4.荨麻疹性血管炎 中年妇女多见,可伴有不规则发热,继而皮肤出现风团皮疹,持续时间可达24~72小时,甚至几天不消失,风团上可有水疱及浸润。患者可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快、严重而持久的低补体血症。
5.其他疾病伴发 风团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风团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引起的癣菌疹等。另外,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结缔组织病及体内潜在的肿瘤都可能也引起风团损害。
1.判断引发风团的原因 引发风团的原因很多,根据临床表现及合并的系统症状判断属于上述提到的哪一种疾病。需要判定是否是由感染因素、药物、蚊虫叮咬或是其他疾病的伴发症状。
2.判定是否合并需要紧急处理的系统性损害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风团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风团累及其他系统∶胃肠道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有少量腹水形成,腹痛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腹泻一般为水泻,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神经系统∶引起风团的化学介质影响了血脑屏障,使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脑水肿,或发生脑膜刺激症状,甚至影响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抽搐、昏迷等,脑电图可出现快波节律紊乱。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性改变,可表现为心悸、心慌不适、胸痛、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改变。心脏性改变随皮疹消退而恢复正常。此外累及关节、肌肉时伴有肌肉疼痛、肿胀和压痛及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但无肿胀。关节、肌肉症状随皮疹消退缓解或持续数天消失。
3.根据系统症状的紧急情况,实施相应的救治 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抢救。方法为∶①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肌注;②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注③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可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阿拉明)④给予吸氧、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⑤心脏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
4.去除引发风团的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