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症状自查 >  异常白带

异常白带

来源:临床症状鉴别手册/姜玉珍,朱孝民,王秀丽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7
  • 基本信息
    正常白带是由许多组织分泌的液体共同组成的,它包括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以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的黏液,阴道壁中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渗出液等,混合后的黏液中含有阴道脱落的表皮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和非致病性阴道杆菌等,它使阴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对防止病菌侵入很有好处。当白带的数量、颜色、气味等发生异常时,就预示着异常白带的发生。
    英文名称
    Abnormal leucorrhea
    常见症状
    无色透明黏性白带、黄色黏液性白带、豆腐渣样白带……
    发病部位
    输卵管、子宫、阴道
    就诊科室
    妇产科
    检查项目
    白带常规检查
    主要病因
    滴虫性阴道、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症、盆腔炎性疾病等
  • 定义

      白带是由女性生殖道分泌的、经阴道排出的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液体,健康的妇女都有白带。白带的形成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雌激素的分泌达到高峰时,会出现白带量增多、透明,像蛋清样具有黏性并能拉成丝状。


      正常白带是由许多组织分泌的液体共同组成的,它包括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以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的黏液,阴道壁中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渗出液等,混合后的黏液中含有阴道脱落的表皮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和非致病性阴道杆菌等,它使阴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对防止病菌侵入很有好处。


      当白带的数量、颜色、气味等发生异常时,就预示着异常白带的发生。


      (1)无色透明黏性白带∶与鸡蛋清相似,或稍有浑浊,但除白带增多外,很少有其他症状,这种白带多见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管黏膜炎以及应用雌激素后。


      (2)黄色黏液性白带∶见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伴轻度感染。


      (3)泡沫状白带∶出现灰白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且有酸臭味,常是由滴虫性阴道炎引起。


      (4)豆腐渣样白带∶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特有。外阴和阴道壁常覆盖一层白膜状物,擦出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易感染假丝酵母菌,常伴有外阴瘙痒及烧灼样疼痛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孕妇,因为孕妇和糖尿病患者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引起假丝酵母菌感染。


      (5)黄色(脓性)白带∶大多为细菌感染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球菌、结核菌等都可能成为病因,梅毒螺旋体也会引起阴道的化脓性感染。当患者从阴道排出大量有特殊味的白带时,应怀疑是否有异物存在于阴道内,从而引起白带增多,严重感染。


      (6)水样白带∶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也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应高度重视,以免漏诊。


      (7)血性白带∶即白带中混有血液。出现此白带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肿瘤等。有些良性病变也可出现此白带,如老年性阴道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


      (8)白色黏液性白带∶性状与正常相同,量增多,这种白带见于使用雌激素之后或盆腔充血时,它是宫颈管腺体和阴道黏膜分泌增多的表现。

  • 常见临床类型

      一、外阴和阴道炎症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典型的白带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对于症状典型者,可用0.9%氯化钠溶液湿片法或10%氢氧化钾溶液湿片法或革兰染色检查阴道分泌物中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即可确诊。对于症状典型而多次湿片检查阴性者,可采用培养法。另外,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pH<4.5,多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4.5且涂片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


      2.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白带中含有白细胞故呈脓性,常合并其他感染呈黄绿色因滴虫无氧酵解糖类,产生腐臭气体,所以白带呈泡沫状、有臭味。主要的症状为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和/或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偶有血尿。滴虫还能吞噬精子,引起不孕。妇科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后穹窿有大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呈泡沫状。典型病例容易诊断,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可用0.9%氯化钠溶液湿片法,显微镜下可见到呈波状运动的滴虫及增多的白细胞被推移。对于多次湿片检查阴性者,可采用培养法。


      3.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灰白色,匀质,稀薄,有鱼腥臭味、尤其是性交后加重,有时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白带有鱼腥臭味是由于厌氧菌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胺类物质(尸胺、腐胺、三甲胺)所致。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需结合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做出判断,妇科检查时可见阴道分泌物呈白色、匀质、稀薄,黏附于阴道壁,易于拭去。将此分泌物涂片可见线索细胞,白细胞极少,线索细胞是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细胞边缘不清,边缘黏附颗粒状物(即各种厌氧菌)。阴道分泌物pH值>4.5。胺臭味试验阳性取少许分泌物涂于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1~2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


      4.萎缩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外阴灼热不适、瘙痒及白带增多,稀薄、淡黄色,严重感染者呈脓血性白带,可伴有性交痛。妇科检查见阴道呈萎缩性改变,上皮皱襞消失、萎缩、菲薄、阴道黏膜充血、散在出血点,有时见浅表溃疡,溃疡面可与对侧粘连,严重时造成狭窄甚至闭锁,炎症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积脓或宫腔积脓。萎缩性阴道炎的诊断并不难,但应排除其他疾病。显微镜下见大量的基底层细胞和白细胞,而无滴虫、假丝酵母菌等,对有血性白带者,应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分段诊刮。


      二、宫颈炎症


      宫颈炎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黏液脓性,还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可伴有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附着或从宫颈管流出,宫颈管黏膜质脆,容易诱发出血。


      宫颈炎症的诊断依赖于特征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宫颈管可见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擦拭时易诱发接触性出血。宫颈管分泌物中的白细胞增多,大于30个/高倍视野。病原体的检查包括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的检测,以及是否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主要方法为涂片法、培养法及核酸检测。


      三、性传播疾病


      淋病的白带为黄脓样,主要发生在尿道和宫颈管黏膜,也可累及眼、咽、直肠和盆腔。淋菌偶尔也可从黏膜进入血循环,引起播散性淋菌。根据不良的性接触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宫颈管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分泌物的培养及核酸检测。


      四、盆腔炎性疾病和生殖器结核


      1.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常发现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妇科检查可有宫颈举痛,子宫或附件区压痛,同时可有体温升高,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的表现,有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进一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可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MRI可发现盆腔炎性包块等。同时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瘤蒂扭转等急症相鉴别。


      2.生殖器结核


    生殖器结核常引起不孕、月经失调、下腹坠痛等表现,在结核活动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等。妇科检查可见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当怀疑子宫内膜结核时,可以诊断性刮宫,做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同时,需做胸片、腹平片,发现是否有孤立的钙化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以见到典型的影像,如子宫腔形态不规则,呈不同程度的狭窄,输卵管呈串珠样改变,管腔狭窄而僵硬,盆腔有钙化点等。而且,可能取宫内容物或经血做结核菌检查等。生殖器结核应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相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做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术确诊。


      五、生殖道恶性肿瘤


      生殖道恶性肿瘤属妇科肿瘤的范围,表现白带异常者,最常见的是宫颈癌。早期仅有黏液样白带增多,晚期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除白带量的增多,且伴有明显的恶臭。此外,输卵管癌早期症状中,最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有大量清水样白带。黏膜下子宫肌瘤继发感染坏死时,出现大量血性或脓性白带,也可具有极大臭味。子宫内膜癌晚期常具有血性或脓性白带。这些肿瘤多好发于中、老年妇女。


      六、异物


      幼女由于好奇将异物放入阴道,而引起白带增多者,在临床并不少见。经阴道的或经腹部的手术后,如有纱布或棉球遗忘在阴道内,皆可引起大量脓性白带,日久而有臭味。阴道内放栓剂或子宫托、宫腔内有避孕环,如不注意卫生,也可刺激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大量白带。

  • 诊断

    一、明确异常白带的原因


      当患者主诉白带异常时,应查明白带异常的原因,首先应仔细的询问病史,了解伴随的症状,做一次详尽的妇科检查,了解白带的性状、颜色、气味,必要时进行分泌物的病原体检查;了解宫颈的情况,是否存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炎症、宫颈肿瘤,可以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了解子宫体的位置、大小、质地、表面、活动度等,以及双侧附件是否存在包块,同时结合彩超、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和附件的肿瘤,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并予以恰当的治疗。


      二、白带常规检查的内容


    白带常规检查一般包括5项。


      (1)阴道pH值∶正常阴道pH值在4.0~4.5之间,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pH值可以在此范围,滴虫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阴道清洁度∶一般分为四度,一般I、Ⅱ度为正常的,Ⅲ、Ⅳ度提示有阴道炎,即分泌物涂片上可以看到多量白细胞或杂菌。


      Ⅰ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


      Ⅱ度∶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


      Ⅲ度∶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Ⅳ度∶镜下未见到阴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3)微生物检查:包括假丝酵母菌、滴虫、淋病奈瑟菌等,将分泌物分别放在滴有0.9%氯化钠溶液和10%氢氧化钾溶液的两张玻璃片上,前者用于检查滴虫,后者用于检查假丝酵母菌。


      (4)胺试验: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5)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 基本信息

  • 定义

  • 常见临床类型

  •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