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脓尿
尿中含有脓液,或者新鲜清洁中段尿沉渣中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中性粒细胞,称为脓尿。脓尿并非诊断,而是与泌尿系感染相关的实验室发现。
脓尿的产生大多因普通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淋球菌等)、特异性致病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梅毒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泌尿系统或邻近组织器官,导致尿路发生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所致。因白细胞的体积比较大,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时亦不易漏出。另外,肿瘤、结石、肾小球肾炎、过度运动、发热性疾病等非感染性病变,也可使尿白细胞排泄过多而产生脓尿。
1.泌尿系统疾病
(1)感染性炎症∶细菌、病毒、支原体、厌氧菌、真菌性泌尿系统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脓肿、肾结核、肾包虫病等;性传播疾病;衣原体感染或者淋病;前列腺炎。
(2)易继发尿路感染的疾病∶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梗阻、外伤、畸形、异物等并发感染。(3)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2.泌尿系邻近器官或组织感染 肾周脓肿、肾周围炎、输尿管周围炎症、阑尾周围炎。
3.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4.妊娠期妇女。
1.确认是否是脓尿 新鲜清洁中段离心尿液中白细胞>5个/HP,临床上即可诊断为脓尿;如以Addis计数12小时尿白细胞排出数>100万、1小时尿白细胞排出数>40万个的标准诊断脓尿更为可靠。
2.排除“假性脓尿”“假性脓尿”是指女性阴道分泌物混人尿中所致的脓尿,因此留取尿液标本时应注意外阴清洁,防止污染,取中段尿或导尿即可区别。“肉眼脓尿”呈浑浊乳白色时则须与乳糜尿相鉴别,乳糜尿加乙醚后即澄清;无机盐浑浊尿可用加热法鉴别∶若加热后浑浊消失则为尿酸盐晶体尿;若加热后仍浑浊者,则再加入醋酸,若浑浊消失,有气泡自尿中溢出者为碳酸盐晶体尿,浑浊消失而无气泡则为磷酸盐晶体尿。只有在加热后和加酸后均不变者才是脓尿。
3.尿细菌学培养检查 确认为真性脓尿后,应进行尿细菌学培养检查,以及其他病原学检查,包括尿沉渣涂片直接找细菌、寄生虫或虫卵。其中,中段尿定量培养对确定病变性质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来说,在没有假阴性的前提下,如果连续3天尿定量培养均阴性,则可认为没有活动性尿路感染存在。此外,最近国外有人提示在中段尿培养的同时,可作纤维素试纸白细胞酯酶试验(LET),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根据各自的病因进行处理,对泌尿系统感染要进行抗炎治疗。